脫硫裝備選擇原則:吃、喝、拉、撒、睡+2個影響
來源:中國冶金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面對‘十二五’新的、更高的燒結機煙氣污染治理要求和日益嚴格的環保監管,如何借鑒前幾年建設的大量燒結煙氣脫硫裝置的經驗、教訓,根據技術的最新發展,正確選擇燒結煙氣脫硫、…
據李新創介紹:根據環境保護部發布的最新數據,截止到2011年底,全國鋼鐵行業的1200多臺套燒結機共建成燒結煙氣脫硫設施302臺套,脫硫燒結機總面積4.5萬平方米。
花了不少冤枉錢 走進一個“怪圈”
李新創指出:從環境保護部的核查結果可以看出,目前,鋼鐵燒結煙氣脫硫設施的實際運行效果確實差強人意,全國302臺套燒結煙氣脫硫設施平均綜合脫硫效率僅為47.3%,遠遠低于設計值。據測算,全國302臺套燒結煙氣設施總投資超過100億元,高額的環保投資并沒有取得應有的環境效益。
幾年來,最困擾鋼鐵企業的是脫硫工藝的選擇。受高額利潤的刺激,越來越多的脫硫公司開始開發并向鋼鐵企業推銷自己的“適用于燒結煙氣的脫硫工藝”,但實際上這些脫硫工藝有的還僅僅停留在實驗室階段,有的只是簡單模仿火電脫硫工藝,再加上部分脫硫公司缺乏設計施工經驗,導致脫硫設施建成以后并沒有取得想象中的效果。
另一方面,鋼鐵企業迫于減排的壓力,只能不斷嘗試新的燒結煙氣脫硫工藝。于是,更多的號稱能解決“燒結脫硫難題”的脫硫公司、脫硫工藝不斷涌現出來,將燒結煙氣脫硫市場攪得更加混亂,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燒結煙氣脫硫工藝超過二十種,面對如此五花八門的脫硫工藝,鋼鐵企業更加難以抉擇,無奈之下建設的煙氣脫硫設施難以取得滿意的運行效果,更加深了鋼鐵行業燒結煙氣脫硫難度極大,缺乏成熟可靠脫硫工藝的印象,于是又有一批號稱能解決“燒結脫硫難題”的脫硫公司、脫硫工藝涌現出來,如些不斷反復,形成了如今鋼鐵燒結煙氣脫硫的“怪圈”。
跳出“怪圈” 必須實現4個轉變
目前,受外部經濟環境惡化和國家宏觀調控影響,國內經濟有所減緩,特別是下游行業增速顯著下滑,需求萎縮,使得鋼鐵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尤為艱難。在如此困難的境況下,鋼鐵行業如何全面實施燒結煙氣脫硫,從鋼鐵企業領導、所有職工必須要轉變觀念。盡快實現下列4個轉變。
一是從選擇脫硫工藝向選擇脫硫公司轉變;
二是從只重建設向建設運行并重轉變;
三是從燒結煙氣脫硫設施投資大、運行成本高向脫硫設施是燒結機生產正常的投資和成本轉變;
四是從應付了事到強化責任意識轉變。
“十二五”,國家將對鋼鐵燒結煙氣脫硫執行更加嚴格的全口徑核查辦法,對核查過程中發現的脫硫設施不能正常運行、弄虛作假等各種問題,國家將加大查處力度,在深入調查核實的基礎上,予以掛牌督辦、加倍征收排污費、限期整改、區域限批等措施進行處罰,并在有關媒體向公眾通報,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在如此嚴格的燒結煙氣脫硫核查辦法下,鋼鐵企業必須拋棄應付了事的想法,切實把實施燒結煙氣脫硫作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抓手,通過各種努力,保證脫硫設施的長期穩定運行,避免由于環保處罰給企業帶來的經濟和社會形象的損失。
脫硫裝備選擇原則:吃、喝、拉、撒、睡+2個影響
國電環境保護研究院教授級高工、東南大學兼職教授、聯合國WHO援華項目主任、聯合國ESCAP組織項目專家、世界銀行煙氣脫硫項目顧問馬果駿在會上對企業選擇脫硫工藝的原則作了很好的詮釋:
對煙氣脫硫是采用濕法好還是干法好?馬教授分析認為:
燃煤電廠煙氣脫硫系統中干法、濕法都有成功的案例,也都有失敗的案例;
濕法和干法中的主流工藝都是成熟的,只要設計正確、按規程操作,性能上都滿足要求;
選用濕法工藝和是干法工藝既有行業的共性,也必須考慮企業項目的個性;
對干濕的取舍,企業和供應商應有不同的考慮角度。
馬教授還對干法和濕法定義作了以下解釋:
不同的角度對干法和濕法有不同的定義,從管理和運行的角度來看,采用以下的定義概念比較清晰;
干法工藝是指那些在脫硫過程中煙氣始終保持干態的工藝;濕法工藝是指在脫硫過程中煙氣處于或部分時段處于飽和狀態的工藝;
飽和煙氣會產生腐蝕、降低煙氣排除煙囪后的擴散能力,直接影響到主設備和脫硫系統的安全運行和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談到企業選擇脫硫裝置的主要原則,馬教授認為:
作為業主,應該更加關注不屬于脫硫供應商負責的但與脫硫系統運行有關的一切事宜;
可以歸納為5個字2個影響:吃、喝、拉、撒、睡,+對主機運行的影響和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吃,就是指脫硫裝備采用何種吸收劑?可獲得性如何?運輸問題好不好解決?對廠區環境和操作人員有何不利影響?達到同樣脫硫效率的吸收劑消耗量等等.....
喝,就是指脫硫工藝水的水質和水量如何?有供應源嗎?能節水嗎?
拉,就是說脫硫的副產物有多少量?是什么狀態?有綜合利用價值嗎?有市場嗎?綜合利用需要再投資嗎?如果堆放、廢棄會對環境產生二次污染嗎?環保當局會批準堆放嗎?
撒,就是指脫硫裝備有廢水排放嗎?廢水量多少?需要廢水處理嗎?廢水處理的投資和運行費用?
睡,就是指脫硫系統短時停運和長期停運后的清理保養工作量大嗎?維修方便嗎?
2個影響,首先指的是對主設備的影響,包括對鍋爐本體運行的影響-燃燒、效率、空預器、引風機等;對煙道和煙囪的影響-腐蝕、排水、煙囪結冰;對其他煙氣治理設備的影響-除塵器、脫硝裝置。
其次是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包括噪聲;煙囪的擴散能力-落地濃度、煙羽觸地;煙羽濁度和偏色;煙囪雨;脫硫副產物利用以及儲存、運輸對環境的影響。
馬果駿教授對燒結機煙氣脫硫提出了以下建議:
一是燃煤鍋爐煙氣和燒結機煙氣的性質有很大的不同,應該研發適合自己特點的工藝。SO2波動大、煙溫波動大、煙氣流量變化快;煙氣中F對濕法非常重要。
二是由于煙囪高度低、一般鋼廠位置比較接近人口稠密地區,因此燒結機煙氣脫硫工藝選擇中應該更多地考慮對周邊環境和人體健康的影響;
三是燒結機煙氣脫硫應該更多考慮多污染物脫除問題,尤其是SO3、二噁英的脫除問題。從經濟性考慮,在煙氣中SO2的含量不高(<1000mg/m3)時,電廠常用的石灰石-石膏濕法工藝的性價比低于干法工藝。
四是煙氣脫硫產物的處置是考慮選用何種工藝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為脫硫產物產量大,必須要有事故灰場;其堆放成本高:場地、運輸、環保。
五是節能是最積極的減排,減排更應考慮節能。燃煤電廠用的是電廠的廠用電,燒結機脫硫用的是工業用電煤價格相差很大,更加需要考慮采用電耗低的工藝;耗水量對于缺水地區有更加重要的意義。
延伸閱讀
- 上一篇:中冶連鑄板坯輕壓下在邯鋼集團熱試成功 下一篇:厚積而“薄”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