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鋼中厚板公司鐵前成本降低"加速跑"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截至3月21日,唐鋼中厚板公司鐵前成本降至2640元。該單位積極轉變生產組織模式,緊抓原料結構優化調整,充分發揮臨港、臨焦化企業的地緣優勢,成本控制力顯著提升,已趕超對標對象,且遠…
截至3月21日,唐鋼中厚板公司鐵前成本降至2640元。該單位積極轉變生產組織模式,緊抓原料結構優化調整,充分發揮臨港、臨焦化企業的地緣優勢,成本控制力顯著提升,已趕超對標對象,且遠低于業內平均水平。
在同質化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形勢下,鋼鐵企業擁有更強成本控制力,就意味著具有更大的生存和發展空間。鐵前系統占據著生產成本的70%,是體現成本控制力的關鍵所在。鐵前成本,主要包括結構成本、消耗成本和費用成本三部分,而結構成本在其中所占比例最大。
唐鋼中厚板公司緊緊牽住結構成本的牛鼻子,以全新理念積極轉變生產組織模式,通過全方位推行全員全成本管理,實現了由片面追求產量的傳統觀念向追求結構成本、追求平衡穩定的系統優化思路轉變。
探求最經濟的原料結構,意味著要敢于打破傳統思維定式。今年以來該單位在嚴細制定多項預案的基礎上,對從未觸碰的原料通過科學分析、論證后,進行大膽嘗試。在燒結工序中加入南非粉、低品印粉等高性價比原料。各工序相應做出調整,燒結車間強調對變料的精準控制,加強日常配料管理,杜絕各種危害元素對后續工序的波動影響。各崗位根據各種物料間的區別,進行有針對性的操作,緊密跟蹤物料的料況和水分并及時作出調整,確保燒結礦質量的穩定。高爐車間針對爐料變化,提前制定各種爐料配比操作指導書,加強高爐交接班和行走狀況的分析,確保高爐穩定、經濟運行。從試用成功,到全員認同,唐鋼中厚板公司一舉邁過了傳統思維定式的門檻,同時形成了一種主動求變、積極適應的良性循環。
以生產需求為中心,努力尋找在高爐穩定和最低成本之間的最佳平衡點。目前,該單位已經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物料采購機制。鐵前工序所需各種原料全部根據市場變化,隨時進行靈活調整,實現了與市場的高效銜接。充分發揮物料資源平衡小組作用,每周召開一次物料平衡會,公開進行外部物料價格信息報盤,價委會、供應、產銷、技術等部門和生產車間共同對物料的性價比進行綜合測算,最終由生產車間施行最終的決定權,當場敲定一周用料采購計劃。各管理部門高效運作,縮短工作周期,一天內形成采購合同,避免現貨價格波動造成損失。
充分發揮臨近港口、臨近焦化企業的優勢,在生產經營中深植物流理念,增加外礦京唐港提貨比例,由去年的58%提高到現在90%以上,噸礦運費降低約43元。焦炭全部在臨近焦化企業采用,不僅降低了大筆物流費,還可減少運輸環節的損耗,降低焦炭粉率。在此基礎上,將港口庫區視為自身的原料場地,大幅降低庫存占用,主料保持在1.4億元以下,外礦僅為三天用量,焦炭僅為兩天用量。
創新推進精細管理,進一步規范崗位操作,持續提升工藝標準,拉動指標優化,能源消耗大幅降低,高爐熱風爐煤氣使用量降低了近70立方米/噸鐵,日節省約48萬立方米,折算發電量12萬千瓦時,全月可增效180萬元。燒結工序煤氣消耗降至40立方米/噸礦,指標在行業內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