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價格元素上漲 通脹壓力短期恐難緩解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國家統計局24日公布的對50個城市主要食品平均價格監測數據顯示,5月中旬,豬肉價格與上期相比繼續上漲,同比漲幅擴大至3.3%,已是連續三期上漲。與此同時,葉類蔬菜出現較大幅度的上漲,部分…
國家統計局24日公布的對50個城市主要食品平均價格監測數據顯示,5月中旬,豬肉價格與上期相比繼續上漲,同比漲幅擴大至3.3%,已是連續三期上漲。與此同時,葉類蔬菜出現較大幅度的上漲,部分種類漲幅高達16.4%。而商務部24日發布監測數據顯示,淡水魚平均批發價格連續3周環比上漲。
有關專家認為,由于部分地區干旱,多類食品再次出現價格上漲。隨著旱情持續,蔬菜、水產品和豬肉價格的上漲趨勢仍將繼續。由于食品價格在CPI中占比最大,未來通脹壓力仍然較大。
豬肉、蔬菜等再次出現上漲勢頭,多家券商認為,5、6月CPI有望繼續沖高并站在全年高位。并且,在食品、非食品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不確定因素之下,不少市場人士對CPI的判斷轉為“前高后不低,沖高不回落”。
近一段時間來食品價格再次悄然抬頭。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自五月以來,蔬菜特別是莖葉菜價格大幅上漲,一些品種一旬的漲幅就高達10%左右。
同期,豬肉價格也一改去年以來的頹勢,向著2008年的高點攀升。統計局和商務部的數據均顯示,自4月中下旬以來,豬肉價格快速上漲。目前豬肉均價已經上漲至17元/公斤左右。商務部重點監測的食品價格中,豬肉價格較上周上漲1.5%,這已經連續4周抬頭,自4月中下旬以來,漲幅分別為0.1%、0.6%、1.2%。
國泰君安人士認為,豬肉價格上漲將會帶動禽肉牛羊肉價格的上漲,并進一步帶動肉蛋及蔬菜價格的上漲,從而對CPI構成上漲的壓力。
在食品價格紛紛抬頭之時,非食品價格漲價也將進一步明顯。
“電荒”是拉動非食品價格上漲的重要因素之一。今年缺電比較嚴重,剛立夏就出現大規模的“電荒”和拉閘限電。中電聯估計今年全國供電缺口在3000萬千瓦左右。
東吳證券宏觀研究所副所長黃琳對記者說,“電荒”最根本的原因是電價機制沒有理順,如果“電荒”進一步蔓延可能會加速電價機制改革,從而對物價產生壓力;如果堅持不調電價,再加上對“三高”行業的限制,鋼鐵、水泥等產量可能受到限制,中游行業產品價格上行成為大概率事件,從而拉升CPI非食品價格部分。
從外部環境看,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也成為不確定因素。券商分析人士對記者說,目前國際流動性依然充裕,國際大宗商品將在暴跌后向上運行。雖然向上的速度趨緩,但仍然給我國的輸入型通脹帶來很大不確定性。
考慮到食品和非食品均存在漲價因素,黃琳認為,CPI在6月可能會見頂,大概在5.7%—6%,“并且7月后不會明顯下降。”
從全年看,與年初時CPI“前高后低”的判斷相比,當下鮮有人敢斷言CPI將在下半年明顯回落。由于去年三、四季度CPI處在高位,考慮到翹尾因素,年初時不少人士認為CPI將在年中見頂后走低。但在諸多不確定因素下,現在不少市場人士則對CPI的判斷轉為“前高后不低,沖高不回落”。
來源:上海證券報
有關專家認為,由于部分地區干旱,多類食品再次出現價格上漲。隨著旱情持續,蔬菜、水產品和豬肉價格的上漲趨勢仍將繼續。由于食品價格在CPI中占比最大,未來通脹壓力仍然較大。
豬肉、蔬菜等再次出現上漲勢頭,多家券商認為,5、6月CPI有望繼續沖高并站在全年高位。并且,在食品、非食品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不確定因素之下,不少市場人士對CPI的判斷轉為“前高后不低,沖高不回落”。
近一段時間來食品價格再次悄然抬頭。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自五月以來,蔬菜特別是莖葉菜價格大幅上漲,一些品種一旬的漲幅就高達10%左右。
同期,豬肉價格也一改去年以來的頹勢,向著2008年的高點攀升。統計局和商務部的數據均顯示,自4月中下旬以來,豬肉價格快速上漲。目前豬肉均價已經上漲至17元/公斤左右。商務部重點監測的食品價格中,豬肉價格較上周上漲1.5%,這已經連續4周抬頭,自4月中下旬以來,漲幅分別為0.1%、0.6%、1.2%。
國泰君安人士認為,豬肉價格上漲將會帶動禽肉牛羊肉價格的上漲,并進一步帶動肉蛋及蔬菜價格的上漲,從而對CPI構成上漲的壓力。
在食品價格紛紛抬頭之時,非食品價格漲價也將進一步明顯。
“電荒”是拉動非食品價格上漲的重要因素之一。今年缺電比較嚴重,剛立夏就出現大規模的“電荒”和拉閘限電。中電聯估計今年全國供電缺口在3000萬千瓦左右。
東吳證券宏觀研究所副所長黃琳對記者說,“電荒”最根本的原因是電價機制沒有理順,如果“電荒”進一步蔓延可能會加速電價機制改革,從而對物價產生壓力;如果堅持不調電價,再加上對“三高”行業的限制,鋼鐵、水泥等產量可能受到限制,中游行業產品價格上行成為大概率事件,從而拉升CPI非食品價格部分。
從外部環境看,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也成為不確定因素。券商分析人士對記者說,目前國際流動性依然充裕,國際大宗商品將在暴跌后向上運行。雖然向上的速度趨緩,但仍然給我國的輸入型通脹帶來很大不確定性。
考慮到食品和非食品均存在漲價因素,黃琳認為,CPI在6月可能會見頂,大概在5.7%—6%,“并且7月后不會明顯下降。”
從全年看,與年初時CPI“前高后低”的判斷相比,當下鮮有人敢斷言CPI將在下半年明顯回落。由于去年三、四季度CPI處在高位,考慮到翹尾因素,年初時不少人士認為CPI將在年中見頂后走低。但在諸多不確定因素下,現在不少市場人士則對CPI的判斷轉為“前高后不低,沖高不回落”。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