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短周期上浮利率 銀行祭出新版貸款定價指引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3月15日,財政部與央行進行的國庫現金管理六個月定期存款招投標,銀行踴躍認購,中標利率高達6.23%,甚至超過6.06%的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銀行不惜花費如此血本拿錢,看起來匪夷所思。 而這背…
3月15日,財政部與央行進行的國庫現金管理六個月定期存款招投標,銀行踴躍認購,中標利率高達6.23%,甚至超過6.06%的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銀行不惜花費如此血本拿錢,看起來匪夷所思。
而這背后的商業邏輯并不高深,央行與銀監會雙管齊下的貨幣供應緊縮效應,令資金頭寸對于商業銀行極為珍貴,尤其對存款增長乏力的中小銀行。大銀行“有錢無規模”,小銀行“有規模無錢”,不同程度的“錢荒”背景下,貸款利率水漲船高、價高先得,早已不是新鮮事,只需小小上浮便可覆蓋國庫現金存款成本。
據記者了解,今年1月以來,商業銀行公司貸款均普遍上浮,大型商業銀行一般上浮10%以上,其中上浮10%的一般只針對總行級重點客戶、大央企等核心客戶;上市股份行公司貸款利率上浮起點一般為20%-30%。“20%只針對極個別的大型企業,一般上浮30%,中小企業、個人經營性貸款等上浮40%-50%”,某股份行北京分行信貸部門人士表示。而在某些城市,針對抵押物不足的小企業貸款、小額信用貸款,利率可以上浮到60%-70%。
今年信貸規模管控相對去年,在決心和執行力度上顯然動了“真刀子”。記者從某國有大行一級分行公司金融部一人士獲悉,該行日前接到總行下發的通知,要求調整公司貸款定價指引,并嚴格控制公司貸款定價下浮,“2011年新發生公司貸款原則上不下浮”。
嚴控下浮定價
即使是信用評級為雙A的核心客戶,也發現貸款利率下浮已是明日黃花。
深圳某集團公司老總剛剛從建行拿到的一筆1億元的1年期流動資金貸款,利率從此前的基準下浮5%-10%調到了上浮10%,他依然表示很欣慰,因為“上浮10%已經是最低的了,很多企業上浮兩成都拿不到”。
今年以來,在人民幣信貸規模持續緊張的情況下,商業銀行對貸款收益和凈息差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貸款定價水平成為業績表現關鍵,銀行也從上而下加大了信貸管控和定價指引的力度。
記者獲得的一份通知顯示,為進一步加強公司貸款定價管理,提升貸款定價水平,改善凈息差,該行總行調整了現有的《公司貸款定價指引》,提升對各一級分行的人民幣公司貸款利率授權水平,“要求各分行嚴格控制貸款下浮定價,2011年新發生公司貸款原則上不下浮”。
具體定價上,要求各一級分行今年全年新增的公司貸款平均浮動比達到1.0以上,利率下浮占比較去年降低至少5個百分點。該行某一級分行公司金融部人士還表示,總行將對各一級分行公司貸款定價水平進行跟蹤管理,評價結果納入總行對分行公司金融部門的績效考核中。
此外,原則上非總、分行級重點客戶不予批準超授權定價;如果有客戶利率超授權定價,需向總行申請,并有充分理由,同時還要提供派生業務承諾,“派生業務如企業存款、國際業務結算、信用證、代理等”。
上述人士還表示,總行對于已超規模分行上報的政府融資平臺、房地產及水泥行業等特殊行業的放款申請,原則上不再予以批準。
而對貸款定價的直接干預,初衷正是借此約束分行貸款規模執行情況。這份通知稱,“將貸款定價作為重要工具,做好規模控制,優化客戶結構,通過價格杠桿抑制部分貸款需求,緩解信貸規模壓力。”
縮短重新定價周期
貸款定價水平的調整不僅僅表現在利率上浮上,新增貸款的合同條款也作出了更細致嚴格的修正。在未來利率和準備金率仍可能多次上調的預期下,銀行加強了貸款重新定價周期管理,對利率重新定價的頻率遠超以往。
如該國有大行要求各一級分行縮短新敘做的三年期以內(含)公司貸款的重新定價周期。要求除總行級重點客戶和信用評級為A級及以上的大型企業客戶外,對于新發生的、合同期限在三年期以內(含)的公司貸款,按月或按季浮動。
這意味著,只要貨幣、監管政策一發生變化,銀行隨即可按合同條款,對已發生的公司貸款利率進行調整,當然一般是利率上浮。
據上述人士透露,該行此前一年期以內的貸款利率一般期限內不調,2年期以上的利率一般是規定一年一調整,“這個對客戶的影響還是挺大的。不過銀行規避了政策風險,貸款定價自主權提高了”。
對于不滿足上述要求的公司類貸款,其利率授權水平在原基礎上再提高0.05。
央行連續的貨幣政策調控手段強化了商業銀行施行更靈活的定價周期。據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分析,預計上半年準備金率可能再小幅上調1-2次、每次0.5個百分點。下次提高準備金率的時間窗口是1季度末、2季度初。
上述人士還透露,同時,該行嚴格控制一年期以上(不含)人民幣固定利率貸款和封頂利率貸款,原則上不許發放這類固定利率貸款,貸款審批權也完全交由總行。
存量貸款也將面臨重新定價的可能。例如,對于已經獲批但尚未與客戶簽署合同的項目、已簽合同但尚未投放資金的項目,以及價格較低的存量合同的后續提款,銀行可能“爭取提高定價水平”。
凈息差持續上升
信貸管控推動強化的貸款議價能力無疑對銀行凈息差起到正面作用。東方證券銀行業高級分析師認為,今年一季度銀行的息差水平將有超預期的升幅。
據金麟估算,一季度凈息差環比升幅可能達到15個百分點,同比可能擴大22個百分點。刺激凈息差上升的因素主要是貨幣市場利率以及貸款議價能力,前者最大可能提升凈息差20個百分點,議價能力對息差的作用接近4個百分點,而2010年2次加息對一季度息差的影響將達到5.8個百分點,合計接近30個百分點。
“即使考慮到2、3月份貨幣市場利率的小幅回落,以及貸款重定價存在滯后,15個BP環比增幅也是適當的。這就意味著,與2010年一季度相比,2011年一季度的息差將有20-22個點的擴大。”
2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5356億元,同比少增1929億元,回落幅度超過了市場預計。金麟表示,一方面是價格上升驅動的名義貨幣需求加速增長,另一方面是信貸供給受到更嚴格控制,兩相作用銀行的議價能力便得到非常顯著的強化。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