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資本項目可兌換五年內將有大進展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近日,人民銀行副行長胡曉煉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的記者會上表示,在未來的五年里,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會有比較大的進展。她還認為,資本項目可兌換是人民幣跨境業務發展的充分條件,但…
近日,人民銀行副行長胡曉煉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的記者會上表示,在未來的五年里,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會有比較大的進展。她還認為,資本項目可兌換是人民幣跨境業務發展的充分條件,但“很難說它在現階段就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
在同一場記者會上,人民銀行另一位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則表示,“多年以來一直是推進外匯儲備投資的多元化”。對于黃金等儲備資產,易綱認為,限于市場的容量,外儲投資時,應當比較慎重。
人民幣跨境業務政策寬松
在記者會上,胡曉煉認為,去年人民幣在跨境貿易結算;在部分海外項目的融資;人民幣境外直接投資以及部分以試點方式開展的外商用人民幣在境內的直接投資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發展。
2010年,央行宣布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范圍從啟動之初的5個城市擴大至20個省區市,參與的出口企業從365家擴大至近7萬家。在今年1月底,香港人民幣存款也達到了3706億元。
“人民幣跨境業務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胡曉煉還認為,目前重點是鼓勵它為實體經濟的發展服務,主要是對貿易和投資方面,政策非常寬松。“個人業務,相信會在未來隨著跨境人民幣業務的進一步發展,這方面的政策也會逐步寬松。”
在談到人民幣跨境業務與資本項目可兌換的關系時,胡曉煉認為,二者是互相促進的關系。“資本項目越來越可兌換,在這個過程中,它也會越來越有利于人民幣跨境業務的發展。人民幣跨境業務的進一步發展,對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也有一定的需求和促進作用。”
二者的關系若從充分和必要條件來看,胡曉煉認為,“在現階段,資本項目可兌換還是一個充分的條件,很難說它在現階段就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
胡曉煉表示,目前中國資本項目正在可兌換的進程之中,還沒有實現完全可兌換。在這種環境下,人民幣的跨境業務仍然得到了相當的發展。
與此同時,胡曉煉強調,資本項目可兌換是中國既定的目標。現在資本項目可兌換的條件變得越來越好。在未來的五年里,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會有比較大的進展。
外儲投資黃金需慎重
而易綱在記者會上則闡述了中國外匯儲備多元化的進展。
目前,我國外匯儲備全球第一。統計顯示,截至2010年年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約2.8萬億美元,同比增長18.7%。外儲規模已然十分巨大,隨著規模的進一步增大,保值增值問題愈發突出。
外匯儲備多元化被普遍認為是分散風險的良策之一,而最近幾年黃金價格呈上升態勢,中國增加黃金儲備保證外匯儲備安全的呼聲更是日漸高漲。
易綱表示:“多年以來,中國一直推進外匯儲備投資的多元化。”在幣種多元化上,他介紹,一籃子貨幣中,主要的可兌換貨幣、儲備貨幣、新興市場的貨幣都有;在資產配置上,只要資產符合安全性、流動性、收益性的要求,易綱表示都會予以考慮。
對于增持黃金等資產的建議,易綱表示:“在儲備多元化一籃子考慮資產配置的時候,都會考慮,但是限于市場的容量,投資應當仍是比較慎重。”
易綱也認為,多元化的配置很大的程度上保證了外匯儲備資產運用的安全和回報的穩定。但他解釋稱,此種多元化的配置是指在對各種資產的安全性、市場深度、收益性綜合考慮以后,在充分防范風險的前提下進行多元化的配置。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