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本土房企借道商業地產欲破十年魔咒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多年來,上海本土房企能夠躋身全國強勢地產大鱷行列的少之又少,這成為困擾上海房企至少十年的“魔咒”。如今,或將迎來了破解“魔咒”的契機。 商業地產,或許是這個契機的關鍵詞。據本報記…
多年來,上海本土房企能夠躋身全國強勢地產大鱷行列的少之又少,這成為困擾上海房企至少十年的“魔咒”。如今,或將迎來了破解“魔咒”的契機。
商業地產,或許是這個契機的關鍵詞。據本報記者掌握的情況,除了上海本土的綠地集團、大華集團、景瑞集團等領軍房企已經率先向商業地產加大投入外,上海本土越來越多的房企開始“轉戰商場”,同時邁出全國布局的步伐。
景瑞集團營銷總監楊子江表示,住宅的黃金十年已過,未來需要兼顧商業,加大在商業領域的投入,兩條腿走路。上海景瑞集團在商業地產的強勢出擊,成為近兩年上海本土房企尋求突破的一個縮影。
“目前,景瑞集團旗下最近幾年的地產項目累計商業面積達到22萬平方米,其中集團持有的商業面積已達10萬平方米。據保守估計,上述持有商業的資產價值超過8億元,年租金可達2300萬元。”12月8日,景瑞集團商業負責人江青松告訴本報記者。
據了解,該公司已完成2010年的銷售目標。不過,即使他們成功沖擊40億元,與銷售額動輒數百億元的其他全國性地產大鱷相比,確實有些“望塵莫及”。景瑞必須謀求新的增長點。商業將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
目前,景瑞集團超過一半以上的商業主要分布在上海景瑞生活廣場、上海景瑞嘉城、常州景瑞曦城和舟山景瑞豪布斯卡。其中景瑞生活廣場為純商業項目,總體量達到16萬平方米。定位于住宅的景瑞集團,力拓商業地產作為跳躍的關鍵,很大程度上成為目前諸多長期專注于住宅領域的上海本土房企最新發展意識的代表。
上海本土房企中,商業拓展聲勢最浩大的當數綠地集團。綠地集團董事長張玉良告訴本報,受到新興商業項目的推動,今年綠地的經營收入將超過1200億元。
在本土領軍企業率先變陣的鼓動下,上海越來越多本土房企開始逐步增加在商業地產領域的投資,正在成為上海本土房企新一個十年開局階段最大的變化。
2005年,另一家上海本土地產大鱷大華集團設立大華集團商業管理中心,致力于大力拓展商業、辦公、酒店等非住宅房地產業務。大華商業拓展的重要一步就是率先進軍大虹橋。大華集團上海商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策劃部經理劉福貴曾坦言,虹橋交通樞紐中心的規劃建設給大虹橋板塊帶來一個全新的發展機遇。
大華的嘗試方向,是目前許多上海本土房企“轉戰商場”策略的選擇:大虹橋、迪士尼、世博會以及上海新城建設重點區域、兩個中心建設重點布局區域。
緊密結合上海新一輪城市發展的商業契機,成為此次突圍的首選。據多位業內人士透露的信息,大量上海本土房企發揮本土優勢,已經紛紛開始購入上述相關區域的商業地塊,先期的部分商業項目已初露端倪。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延伸閱讀
- 上一篇:宏觀調控關鍵是給出穩定預期 下一篇:城市規劃矛盾引發超級城市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