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志軍:第二經濟大省雄心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十二五”開局前夕,中國第二大經濟體江蘇省主要領導實現交接。 中共中央宣布,由江蘇省原省長羅志軍接任江蘇省省委書記;梁保華不再擔任江蘇省委書記、常委、委員職務。 12月6日上午,中組…
“十二五”開局前夕,中國第二大經濟體江蘇省主要領導實現交接。
中共中央宣布,由江蘇省原省長羅志軍接任江蘇省省委書記;梁保華不再擔任江蘇省委書記、常委、委員職務。
12月6日上午,中組部常務副部長沈躍躍代表中央在南京主持召開了全省干部大會,就此人事變動作了傳達,并同時宣布科技部原副部長、黨組書記李學勇出任中共江蘇省委委員、常委、副書記,并提名省長候選人。
江蘇政壇觀察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此次江蘇重大人事變動,省委書記一職由原省長接任,可以說是“二把手”接任“一把手”的平穩過渡;而李學勇被中央提名江蘇省省長候選人,則顯示出中央對“十二五”期間科技創新驅動經濟發展的高度重視。
江蘇省委原書記梁保華已年滿65周歲,因年齡原因不再擔任省委書記職務。
羅志軍:領軍江蘇“十二五”
領導層的平穩交接,與江蘇經濟的發展一脈相承——沒有出現較大幅度的大起大落,一直處于平穩上升。
“‘十二五’期間經濟結構轉型、轉變發展方式很關鍵,江蘇省委領導的經濟發展的經驗,可以得到較好的傳承。”參加12月6日全省干部大會的江蘇官員對本報記者說。
根據公開的簡歷,羅志軍出生于1951年11月,遼寧凌源人,早年曾在海軍服役,后進入共青團系統工作,擁有新聞媒體從業經驗。
1995年,羅志軍從團中央常委、實業發展部部長、中國青年實業發展總公司董事長職位上調任南京市副市長。
此后,羅志軍逐步升任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2001-2003年期間,現任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組織部部長的李源潮和羅志軍組成了南京市的黨政“搭檔”。
2003年,羅志軍接替時任江蘇省省委書記的李源潮出任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
經濟學博士、南京大學黨委書記洪銀興向本報記者表示,羅志軍任南京市市委書記期間,很重視南京的科技創新戰略,“在一次南京到北京的飛機上,與他閑聊,當場就定下了一個大課題”。隨后,洪銀興組織省內學者,用3個月的時間為南京撰寫關于科技創新城市戰略的報告。
2008年1月羅志軍就任江蘇省省委副書記、省長。2008年下半年,恰逢全球金融海嘯,羅志軍作為一省之長,貫徹和執行了中央和江蘇省委的各項措施,江蘇成為全國率先實現經濟回暖的省份。
2009年江蘇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34061億元,總量列全國第二位;2010年江蘇預計GDP將達4萬億元以上,人均GDP將超過7000美元。
李學勇:推動區域科技創新
有接近中組部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本次科技部原副部長、黨組書記李學勇被中央任命為江蘇省省委副書記并提名江蘇省省長候選人,顯示中央對“十二五”期間經濟轉型,尤其是利用科技創新推動下一輪經濟發展的重視。
在“十二五”的門檻上,“李學勇的任命是具備深遠意義的”,江蘇政壇觀察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
2009年江蘇全省經濟工作會議期間,科技部發出報告,確認了“江蘇區域科技創新能力”全國第一,“對抵抗金融危機有重要意義”。
另一方面,江蘇在全國率先啟動的“科技干部下地方”也得到了科技部的支持。可以佐證的是,從江蘇走出的“個性官員”仇和(現任昆明市市委書記)早年就曾從江蘇科委作為科技干部支持地方。
公開簡歷顯示,現年61歲的李學勇系理工科背景出生,一直從事科技工作,先后在國防科工委、國家科技部擔任重要職位,但也有過地方(西安市副市長)工作經驗。
“可以說,江蘇迎來了一個科技省長”,南京某高校黨委書記向本報記者表示,“李學勇對科技創新領域極為熟悉。這對江蘇下一輪經濟成長極為關鍵。”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