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7日從中國文化和旅游部獲悉,2022年國慶節假期7天,全國國內旅游出游4.22億人次,同比減少18.2%,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60.7%。實現國內旅游收入2872.1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減少26.2%,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44.2%。
文化和旅游部表示,國慶節假期7天,全國文化和旅游假日市場總體安全平穩有序,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優秀文化產品和優質旅游產品供給豐富,滿足民眾假期需求。在落實好疫情防控要求前提下,國慶節假期,全國各級文化館組織活動13940場,參與人次5927.48萬,共有10801家A級旅游景區正常開放,占A級景區總數的75%。文化和旅游部聯合有關部門發布國慶假期12條體育旅游精品線路,推出“稻花香里說豐年”全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128條。85個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及試點城市舉辦約9100場文化和旅游消費促進活動,發放2.83億元文化和旅游消費惠民補貼,參與人數超1.4億人次,直接帶動文化和旅游消費154.1億元。
二是激揚愛國情、喜迎二十大成為國慶假期休閑的底色。各地圍繞“喜迎二十大”主題紛紛推出系列活動,打卡紅色地標、探訪紅色舊址、緬懷革命先烈等紅色旅游主題活動備受歡迎。
三是夜經濟助燃本地休閑和近程旅游煙火氣。受疫情影響,本地游、周邊游仍是廣大居民出行首選,國慶假日期間選擇跨省游和省內跨市游的游客比例分別下降了14.4和9.5個百分點。前往城郊公園、城市周邊鄉村、城市公園的游客占比居于前三位,分別達23.8%、22.6%和16.8%。此外,第一批120家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累計夜間客流量3995.6萬人次,平均每個集聚區每夜客流量4.76萬人次。
四是“云展演”“云旅游”豐富文旅體驗形式。天津各大文博場館、文藝院團在線上推出“錦繡中華”民族交響音樂會、《“喜迎二十大科學傳精神”科學家線上展覽》等主題展覽和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