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10月份起,印度零售物價指數(CPI)在逐月走高。2022年1月份,印度CPI已經升高至近8個月的高點。但如果考慮到印度汽柴油零售價格已經停止更新超過3個月,現階段仍難以斷定印度零售物價已經到頂。同時,由于非食品價格的全面上漲,印度零售物價上漲更顯示出結構性特征。此外,隨著國際原油價格的不斷上漲,印度輸入性通脹的風險將進一步加大。對印度經濟復蘇來說,這將構成嚴重制約。
2月14日,印度統計部門公布的數據顯示,印度1月份零售物價指數(CPI)已經升至6.01%,為近8個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也是在去年6月份以后,印度CPI數據再一次超過6%。6%為印度央行設立的中期通脹目標的上限。
印度央行在本月早些時候的雙月貨幣政策會議上,再次將今年1—3月的平均通脹預設為5.7%。印度1月份的通脹數據已經超過6%,如果印度央行預測成立,1月份應該就是本輪通脹上升的頂點,從2月份開始,將逐漸下降。
但相關數據卻很難支持這一判斷。在印度CPI統計構成中,食品價格在全部價格指數中的權重非常高,占比高達45.86%。這也就意味著,食品價格的下跌或上漲,將明顯影響CPI的整體表現。然而,從環比數據來看,印度今年1月份的食品價格指數為166.4,而去年12月,這一數據為168.2。但印度CPI卻反向運行。去年12月,印度CPI經修正后為5.66%,1月份卻升至6.01%。
在這背后,是印度其他消費品價格在大幅上漲。印度統計部門公布的數字顯示,與去年1月份相比,印度的鞋類價格上漲9.47%,交通運輸上漲9.4%,燃料上漲9.3%,衣服上漲8.7%。在食品價格之外,印度非食品價格全面上漲的結構性特征已經非常明顯。
這還沒有考慮印度汽柴油零售價格方面的上漲。由于多種原因,印度已經停止更新汽柴油零售價格超過3個多月。在這三個多月時間里,世界原油價格已經大幅上漲。印度超過80%的石油依賴進口,石油價格的變動將對其國內市場構成顯著影響?梢韵胍,一旦印度解除對汽柴油零售價格的管制,印度市場汽柴油零售價格將大幅補漲,并推高國內消費物價指數。
因此,從趨勢上來看,現階段還很難說就是本輪通脹的頂點。印度一些國內經濟研究機構表示,印度通脹還將運行在高位,并將持續至3月底。“地緣政治緊張導致的油價上漲將使印度面臨輸入性通脹的風險。”印度金融分析投資機構L&TFinancialHoldings的經濟學家尼特雷說。印度評級機構ICRA的經濟學家納亞爾表示,1月份,印度服裝和鞋類價格的環比上漲,表明相關企業正通過推高價格來保證生產利潤。
盡管1月份通脹數據超出了印度央行的容忍上限,但印度央行表示大可不必緊張。在該數據公布之前,印度央行行長達斯表示,1月份通脹數據可能會超出6%,這主要由去年不利的基數效應、供應鏈沖擊等原因造成的。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已經對此有所考慮。在此之前,印度央行再次決定,維持寬松貨幣政策立場不變,維持基準利率和逆回購利率不變。顯然,印度央行認為現階段通脹還不是主要問題。盡管印度央行表示,需要對通脹加以警惕。
印度真正需要警惕是印度進口原油引發的輸入性通脹。2021年,由于汽柴油零售價格大幅上漲,包括汽車制造、物流運輸、食品制造等行業,不得不上調價格以對沖投入成本的上漲。今年以來,包括鈴木印度、英雄摩托等車企都進行了價格的上調。由于目前汽柴油零售價格處于凍結狀態,這些行業的漲價只是反映此前相關產品的漲價。一旦印度汽柴油零售價格放開,印度物價上漲壓力將顯著增加。
印度宏觀經濟目前面臨的兩大問題是投資意愿不強和消費乏力。印度經濟保持繼續復蘇態勢,需要著重解決這兩大問題。通脹如果進一步高企,對解決這兩大問題非常不利。IHSMarkit印度市場首席經濟學家德莉馬指出,1月份印度服務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已經下跌至51.5,為近6個月的最低水平。去年12月,這一數據還為55.5。除了疫情因素影響外,不斷上漲的物價對服務業企業家的信心打擊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