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的八個觀察
來源:新浪財經|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一年一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今日閉幕。這次會議涉及三農各個方面。食品安全相關的體制機制、監管手段料會全面加強;“誰來種地”的論述很有新意,實際是解決農業生產、農村發展、農民富裕的激勵…
一年一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今日閉幕。這次會議涉及三農各個方面。食品安全相關的體制機制、監管手段料會全面加強;“誰來種地”的論述很有新意,實際是解決農業生產、農村發展、農民富裕的激勵機制問題;首次提出未來城鎮化三個“一億”等。以下是筆者對此次會議的八大觀察。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首次提出了未來城鎮化的三個“一億”,重申新農村建設。
一、這次會議討論的內容非常全面,涉及三農的各個方面。把三農問題解決好是實現小康社會的基礎。
二、強調糧食安全,重提18億畝紅線。盡管理論界對糧食安全問題爭論很大,很多學者認為增加進口未必惡化糧食安全形勢。但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重申糧食安全的重大意義。市場應關注糧食儲備、流通體制改革,上中下游一體化大型糧食企業形成的機會。
三、堅持集體所有,鼓勵探索農村集體所有制的多種實現形式。明確提出構建復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實際上是鼓勵規模化經營。土地流轉帶來的市場變化,應給予關注。
四、確保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需要對產地環境、生產過程、最終消費的全程監管,食品安全相關的體制機制、監管手段料會全面加強,相應資金、技術和裝備投入會加大,真正實現舌尖上的安全。從政府與市場關系來看,食品安全的監管是政府的應有之責。
五、“誰來種地”的論述很有新意,實際是解決農業生產、農村發展、農民富裕的激勵機制問題。農民本應該就是一個職業,而不是一種身份。未來,資本下鄉、規模經營、家庭農場、逆城市化等現象都會出現。
六、農村社會治理強調政策的社會功能。對三留守等現象的關注,恰恰是做好三農工作乃至推進城鎮化的題中應有之意。
七、首次提出了未來城鎮化的三個“一億”,重申新農村建設。要積極穩妥扎實推進城鎮化,到2020年,要解決約1億進城常住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約1億人口的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約1億人口在中西部地區的城鎮化。城鎮化不是只搞城市群建設,也要搞新農村建設,關鍵是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均等化。
八、整個文件文風比較樸實,有很多大白話,有些話是領導人多次口頭講過的。我多次講過,文風改進,代表著思路改革和作風改進。
延伸閱讀
- 上一篇:香港為QE退出筑防線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