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所有制經濟是國企改革重頭戲
來源:證券時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一直備受關注,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在昨日國新辦就深化國企改革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詳細披露了未來國有企業改革的七項重點任務,目前工作進展以及改革操作路線圖。主抓混合所…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一直備受關注,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在昨日國新辦就深化國企改革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詳細披露了未來國有企業改革的七項重點任務,目前工作進展以及改革操作路線圖。
主抓混合所有制經濟
黃淑和表示,國資委正在抓緊修改和完善《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意見》。《意見》主要包括七項內容: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推動國有企業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優化國有經濟的布局和結構,加強和改進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為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
黃淑和指出,國資委把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作為改革的重頭戲來抓。基本思路是加快推進國有企業特別是母公司層面的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大部分國有企業通過股權多元化改革,逐步發展成為混合所有制企業。國有企業在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中將降低國有股權的比例。大力支持各種非公資本,特別是民營資本參與到國有企業的股權多元化改革中。
黃淑和表示,國資委將通過多種方式推進具備條件的國企改制上市,暫不具備上市條件的國企通過引入各類投資者,實現股權多元化,鼓勵具有資金、技術、管理優勢的戰略投資者及社保基金、保險基金和股權投資基金等機構投資者參與國企改制重組。
52%央企
已引入非公資本
“我們不僅僅是要吸引社會資本來發展,更要把著力點放在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和內部的運行機制上。”黃淑和補充說,在具體實施中,實行一企一策,分類進行研究,分類提出措施,不搞一刀切。改革要統籌安排,系統推進、穩妥操作、強化公開透明和規范運作,要防止國有資產的流失。
他透露,中央企業及其子企業引入非公資本形成混合所有制企業,已經占到總企業戶數的52%。2005年到2012年,國有控股上市公司通過股票市場發行的可轉債,引入民間投資累計達638項,數額累計15146億元。2010年鼓勵民間投資的“新36條”頒布以來,到2012年底,民間投資參與各類企業國有資產產權交易4473宗,占到交易總宗數的81%;金額1749億元,占到交易總額的66%。
對于國資委將如何推進國企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員工持股,黃淑和表示,涉及到國家安全的少數國有企業和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可以采用國有獨資的形式。涉及國民經濟命脈和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的國有企業,可以保持國有絕對控股。涉及支柱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等行業的重要國有企業,可以保持國有相對控股。國有資本不需要控制可以由社會資本控股的國有企業,可以采取國有參股的形式,或者是全部退出。
關于在混合所有制經濟中實行企業員工持股,目前國資委也正在研究制定具體實施辦法。黃淑和表示,實行企業員工直接持股,這也是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措施,對于將來更好地形成資本持有者和勞動者的利益共同體,是個很好的辦法。下一步將根據混合所有制企業的情況,根據將來激勵約束機制的制定,一并加以考慮。
探索建立差異化
薪酬分配制度
對于民眾關注的國有資本收益上繳公共財政的比例,黃淑和表示,今后國資委將按照中央企業改革的進程和企業效益的狀況,有差別、分步驟地逐步提高國有資本收益上繳公共財政的比例,最終到2020年要提高到30%。并且通過公共財政的統一安排,更多地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此外,有關國有企業管理人員的薪酬水平、職務待遇、職務消費,還有業務消費的問題,黃淑和指出,要探索建立與企業管理人員分類管理相適應、與選任方式相匹配的差異化薪酬分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