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冀魯蘇5月環境舉報最多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昨日,環境保護部向媒體通報稱,今年5月,環保部“010-12369”環保舉報熱線共受理群眾舉報163件,其中,河北(39件)、山東(25件)、江蘇(18件)三省的舉報數量位于全國前列,所有舉報件已轉交各…
昨日,環境保護部向媒體通報稱,今年5月,環保部“010-12369”環保舉報熱線共受理群眾舉報163件,其中,河北(39件)、山東(25件)、江蘇(18件)三省的舉報數量位于全國前列,所有舉報件已轉交各地方環保部門調查處理。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注意到,5月份群眾舉報案件數量比4月份多了14件。今年4月,環保部“010-12369”環保舉報熱線受理群眾舉報149件。從舉報數量地區分布來看,河北(18件)、江蘇(18件)、山東(15件)、河南(11件)四省的舉報數量位于全國前列。
環保部介紹,5月份,從各地環保部門調查處理的情況看,存在環境違法問題的有131件,占受理總數的80%,有32件未發現群眾反映的問題。投訴違法問題八成屬實。
存在污染問題的案件中,涉及大氣的84件、涉及水的29件、涉及噪聲的15件、涉及固體廢棄物的9件、涉及項目審批的51件。從群眾反映的問題來看,對大氣污染問題的反映較為突出,存在大氣污染問題的案件占存在問題案件的64%。
環保部稱,各地環保部門已對這些環境違法行為依法進行了處理,其中責令停產治理37件、限期整改35件、取締關閉24件、經濟處罰24件、補辦環評16件、搬遷10件、移交相關部門處理8件。
“今年以來,我國一些地方的霧霾天氣、地下水等污染問題集中暴露,群眾反映強烈。”環保部部長周生賢在此間表示,環保部門必須著力在治氣、凈水、增綠、護藍上下功夫,為人民群眾創造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
針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重污染天氣嚴重的問題,環保部近日表示,將加大責任追究力度。對干預、偽造監測數據等行為,嚴格追究責任;對問題突出的地區和企業實施建設項目環評限批;對偷排偷放、屢查屢犯的企業,依法責令停產關閉,對企業法人按照最新司法解釋依法追究環境污染犯罪刑事責任。對應急響應時期的各項違法行為依法實施上限處罰。
延伸閱讀
- 上一篇:第二批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公布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