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面“多翻空”限制收益率下行
來源:中國證券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2013年的債市可謂“命運多舛”。年初,出于對城鎮化建設可能引發投資熱潮的初步判斷,機構操作謹慎;隨后管理層對地方融資平臺貸款及債券融資進行規范、清理,相關債券品種投資需求也受到影響…
2013年的債市可謂“命運多舛”。年初,出于對城鎮化建設可能引發投資熱潮的初步判斷,機構操作謹慎;隨后管理層對地方融資平臺貸款及債券融資進行規范、清理,相關債券品種投資需求也受到影響;到4月份監管風暴席卷市場,銀行間市場日成交從4500億元左右持續萎縮至目前的650億元左右;6月中上旬,史上罕見的“錢荒”,更是令投資者至今仍心有余悸。
然而,在上述諸多負面因素背后,經濟基本面一直為債市的維穩提供默默支持。不過,這一局面到8月份出現了急劇轉變,原因就在于匯豐制造業PMI預覽值從7月份的47.7一舉躍升至8月份的50.1,迅速扭轉了市場對經濟增長的悲觀預期。如果說在8月份之前,經濟基本面還能作為債市收益率上調的“心理天花板”的話,那么進入8月份,這種“心理天花板”的性質已經徹底發生變化,基本面和資金成本一起,成為了債市收益率上調的推動力。
最近債券收益率上調,主要表現為一級發行利率不斷創出新高,推動二級利率上行。8月21日發行的10年期國債中標利率4.08%,低于機構預期,鼓舞了市場信心,并帶動類似期限的國債收益率報價從4.15%回落到3.95%附近,說明投資者心里“有桿秤”,即目前的債券收益率水平,已經進入合理投資區間,并且繼續上調的空間已經不大。至于目前能否進行大規模的配置,同業調研的答案依然是否定的,這其中除了資金成本高企、機構可投資頭寸較少等原因外,對下半年經濟基本面的忌憚是最重要的原因。
以目前情況看,下半年美國經濟增長可能提速,歐盟經濟先行指標也在改善。國內方面,地方城市建設、鐵路投資的相關項目上馬,帶動用電量在7月份出現顯著反彈;建材、交運設備、高端酒等價格企穩反彈,造船業最近訂單也在增加,顯露復蘇跡象。另外,有消息稱,下半年新一輪投資將啟動,總體規模達萬億級。其中,重頭戲是鐵路投資。按照年初規劃,今年鐵路要完成6500億元的投資,1-7月份僅完成規劃的40%,后面的5個月內要完成投資4000億元以上,其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毋庸置疑,對市場投資者的心理沖擊不言而喻。近期已有部分機構上調下半年經濟增長預期至7.6%-7.7%,意味著第二季度是全年經濟增速的最低點。在這種大背景下,雖然債券收益率已進入投資者所認為的合理投資區間,但期望其出現持續下行是不現實的,市場投資者需等待來自經濟基本面的利空壓力逐漸釋放。
延伸閱讀
- 上一篇:提地價難解地方財政困局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