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業貸款“看上去很美”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某股份制銀行高級客戶經理老葛已經兩個多月無事可做。“我所在的銀行已把中小企業部撤銷了。我本以為在貸款利率下限取消持續一段時間后,中小企業業務說不定會稍微好做點。恰恰相反,小企業貸…
某股份制銀行高級客戶經理老葛已經兩個多月無事可做。“我所在的銀行已把中小企業部撤銷了。我本以為在貸款利率下限取消持續一段時間后,中小企業業務說不定會稍微好做點。恰恰相反,小企業貸款更難了。”老葛說,“我已在找下家準備走人了,不打算再干中小企業業務。”
老葛最近發現一個經營情況非常好的小企業客戶,也想貸款收購另一家瀕臨破產的同行。可老葛所在的銀行目前的小企業貸款利率最低為年息12%。而在6月底,剛剛經歷“錢荒”后,同樣的貸款,年息只要10%。
一聽說年息要12%,這名企業主打了退堂鼓。“小企業所在行業的利潤率一般不高。能負擔得起12%的資金成本的,確實不多。”老葛無奈道。老葛自己也沒想到,在央行取消金融機構貸款利率下限后,中小企業貸款利率卻在上升。
利率市場化新政剛一推出時,一些中小企業主著實興奮了一陣子,向老葛詢問能否想辦法拿到低息貸款。
“這些企業之前都是由于營業額太少、抵押品不足等原因被拒掉的。”老葛說。不過,老葛發現,中小企業貸款利率基本上是一個星期漲一個百分點。“只要一說利率,就把這些企業主都嚇跑了。”
實際上,老葛今年的業務就沒好做過。不僅中小企業貸款需求不足,甚至還出現“旺季不旺”的現象。
根據老葛的經驗,6月和7月一般是中小企業貸款旺季。今年這個時候,企業訂單尤其是小企業訂單異乎尋常的少。
同一些企業主接觸后,老葛發現,做外貿的企業已不再敢“深陷”外貿業。“撤離”的重要原因是人民幣持續升值。上半年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屢次創2005年匯改以來新高。所以,絕大多數外貿企業都不敢單做出口生意。江浙一帶稍具規模的出口型生產企業目前幾乎都把出口加工當成“副業”,而把精力放在了房地產、小貸公司和轉貸等這些當初的“副業”上。
產品面向內地市場的企業,情況也好不到哪里去。上半年投資沒有往年熱,為大企業配套的中小型企業的訂單量減少。
所以,老葛發現,中小企業目前遇到的其實不是錢的問題,而是沒有訂單的問題。
此前能從銀行貸到款的中小企業,因訂單減少、貿易額下降,還款壓力驟然提高。老葛介紹,他原先的一個貸款客戶,每年營業額在2億元左右,通過老葛得到了四五千萬元貸款,年初已得到銀行續貸。上半年以來,這家企業營業額驟然下降約40%。在這種情況下,年底要還銀行貸款、外加利息,企業已被壓得喘不過氣來。
按理說,現在監管部門鼓勵銀行更加注重中小企業業務,老葛的日子應當好過才對。近年來,江浙一帶中小企業陷入困境,不僅讓銀行財務報表很難看,也讓銀行覺得中小企業業務無利可圖。
一些銀行在“宣傳層面”支持中小企業。向監管部門上報中小企業貸款成績時,偷偷把原本應屬于中型,甚至中大型企業的貸款,統統劃入“中小企業”范疇,以完成考核指標。而實際信貸資源仍向國企、央企等傾斜。老葛在銀行的地位相應地“明升暗降”。
此消彼長。老葛發現,銀行貸款對房地產的“鐘愛”卻在悄然升溫。老葛分析,作為盈利的商業機構,銀行必須找到利潤空間。在鋼材貿易、船舶貸款等出現大量壞賬后,銀行不得不又投身房貸業務。
“我現在也學乖了。不再專注于中小企業業務。而是想拼了老命找到一家在上海內環拿了土地的房地產開發商,一下子放他個四五億出去。”老葛摩拳擦掌道。為中石油等能源企業配套的企業也成為了老葛的重點目標客戶。
延伸閱讀
- 上一篇:香港銀行貸款飆升與內地錢荒有關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