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增長”與“調結構”平衡
來源:中國證券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7月以來,管理層頻繁對宏觀政策在“穩增長”與“調結構”之間的取向進行表態。如果將6月也納入到觀察范圍,可以看到市場對于宏觀政策的預期經歷了從恐慌到搖擺再到穩定的變化過程。6月,由于…
7月以來,管理層頻繁對宏觀政策在“穩增長”與“調結構”之間的取向進行表態。如果將6月也納入到觀察范圍,可以看到市場對于宏觀政策的預期經歷了從恐慌到搖擺再到穩定的變化過程。
6月,由于央行在商業銀行拆借市場進行了“壓力測試”,令投資者擔心管理層可能犧牲經濟增長而達到調結構、防風險的目的,致使股票市場大跌。7月初首次提出“上下限”之后,投資者和分析人士解讀不一,認為管理層對經濟失速產生擔憂、進而將出臺刺激政策者有之,認為管理層不過是安撫情緒、仍會將調結構進行到底者亦有之。而到了目前,市場更傾向于認為宏觀政策將在穩增長與調結構之間尋求動態平衡,即在經濟運行區間下限穩增長,在上限調結構。
與此同時,對于決策層不會出臺短期刺激政策拉動GDP增長,市場也存在共識。
分析人士指出,如果從經濟動力的三駕馬車來看,投資和出口應該是穩增長的主要目標,而消費則是調結構的重中之重,并且是新經濟增長動力的來源。投資方面,未來決策層不會重走短期刺激、全面鋪開的老路,而更多采取有保有壓的新方式,高鐵、信息設備、棚戶區改造、西部開發,是目前最有可能出臺刺激投資政策的領域。出口方面,全球經濟復蘇進程延續,制造業競爭加劇及貿易摩擦頻繁,令出口形勢喜憂參半,政策的方向可能是改善對外合作貿易環境,同時鼓勵產業升級以提高我國外向型企業的競爭力。消費方面則需要大力推進分配制度改革以及拓展新領域消費需求。
而這些政策預期和可能出臺的措施,也在最近一段時間精確地投射到了股票市場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