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股債“雙殺”威力有限 對全球影響不大
來源:上海證券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近期日本股票、債券市場持續大幅波動,這不僅令外界對于以強力貨幣寬松為特點的“安倍經濟學”的前景捏了一把汗,更引發了日本的動蕩可能波及全球市場的擔憂。不過,一些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
近期日本股票、債券市場持續大幅波動,這不僅令外界對于以強力貨幣寬松為特點的“安倍經濟學”的前景捏了一把汗,更引發了日本的動蕩可能波及全球市場的擔憂。不過,一些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的機構認為,中短期而言,日本股市這輪所謂的“安倍行情”尚未結束,日本債券市場盡管有隱憂,但還未到出現危機的地步。
機構繼續看好日股
在連續刷新五年多來的高點之后,過去幾天日本股市經歷了十多年來罕見的暴跌。日經指數在短短三個交易日內的累計跌幅超過10%,日內頻頻出現上千點的波幅;日本債券市場也經歷了過山車行情,基準的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周一度突破1%,創一年多來的新高。
ING銀行(行情專區)亞洲首席經濟學家蒂姆·康頓27日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時表示,日股持續下跌,是因為投資人擔心央行促進經濟再通脹的決心。“但我對日本央行的政策感到樂觀,我認為股市當前下跌只是暫時的,目前的跌勢不會持久。”
日本大型投行野村27日發布報告指出,在該行最近拜訪的26家歐美機構投資者中,多數仍相當看好日本股市。報告指出,相比今年1月份時的類似調查,機構投資人對日本股市的前景變得更加樂觀。
野村的分析師認為,日本政府推動的增長戰略很可能繼續推動股價走高,同時,當前的股價從估值角度來看并不高。“相當數量的投資人仍對日本股市感到樂觀,接下來最可能出現的情形是,短期一些人仍將采取較為謹慎的立場,密切關注日本國債市場的發展。”報告寫道。
對于日本債市近期的劇烈波動,野村指出,一些外部投資人似乎被“驚嚇”到,但總體上,投資人仍認為,日本股市得以走強的基本面增長故事依然完好,當前的下跌被認為是股市上漲過快后的臨時調整。
對全球市場影響有限
“日本股市前段時間的上漲基本是投機資金驅動。現在游資撤出,大跌不奇怪。”華爾街資深對沖基金經理陳凱豐27日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說。鑒于此,他認為,日本股市這波大跌對其他國家的股市影響不會很大。
莫尼塔公司的分析師認為,在日股23日暴跌后,美股仍頑強保持強勢,這有助于實現全球金融市場的穩定。該機構認為,日股這次大跌,客觀上對全球金融市場進行了一次“市場強弱測試”,但結果是偏于正面的。周一,盡管日股繼續大跌,但首爾、中國臺北、中國香港等地區股市仍小幅走高,隨后開盤的歐洲股市也普遍上漲。
中國知名投行中金27日發布報告指出,近期日股大跌的根本原因來自股市暴漲后的獲利回吐。該行認為,目前還未看到日本國債崩盤的跡象,貨幣寬松也有望繼續延續。
股債“雙殺”壓力有限
中金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指出,引發日股大跌的一大因素——日本國債收益率上漲,原因之一是對前一個階段收益率過度走低的更正。此外,收益率上行的內因來自于通脹預期與中長期增長預期的上升,外因則來自于美國國債收益率明顯上升的影響。
彭文生認為,目前日本國債還未到危機時刻。雖然從長期來看,如果不進行財政改革,日本政府債務是不可持續的。但目前,中金認為,其并不認為日本國債市場出現了大規模危機的跡象。外資并未大規模外流,社會融資成本并未大幅上升到足以打擊增長,而當前國債收益率的上升也還沒有到加劇財政負擔、從而引發債務危機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