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CPI同比上漲2.4% PPI同比下降2.6%降幅超預期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據證券日報報道,昨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總水平環比上漲0.2%,同比上漲2.4%。CPI由3月份的環比下降轉為4月份的環比上漲,同比漲幅比3月份擴大了0.3個百分…
據證券日報報道,昨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總水平環比上漲0.2%,同比上漲2.4%。CPI由3月份的環比下降轉為4月份的環比上漲,同比漲幅比3月份擴大了0.3個百分點。同期,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2.6%,低于之前下降2.2%的市場預期,同時,這一數據也創下去年11月以來新低。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指出,鮮菜價格上漲較大是推動CPI上漲的主要原因。通常情況下,4月份的鮮菜價格比3月份都會有所下降。從2003年至2012年的歷史數據看,除2010年4月份鮮菜價格環比上漲0.3%以外,其余年份4月份的鮮菜價格比3月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平均下降6.4%。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咨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指出,除鮮菜價格上漲推動4月份CPI走高外,居住類價格的上漲也影響了CPI的總體水平,另外,禽流感疫情也引起了部分產品價格的異常波動。
而PPI的超預期下降,會給企業帶來不好的預期,導致企業在生產階段影響到項目的開工和積極性。“另外,PPI的持續走低也顯示出了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產能過剩這一突出的矛盾,這種低水平的產能過剩問題是目前急需解決的。”王軍表示。
此外,余秋梅還認為,新漲價和翹尾因素雙雙增加,造成CPI同比漲幅擴大。在4月份CPI2.4%的同比漲幅中,新漲價因素和翹尾因素分別為1.4和1.0個百分點,分別比3月份增加0.2和0.1個百分點,兩者合計增加0.3個百分點,影響4月份CPI同比漲幅擴大。
雖然4月份CPI同比上漲2.4%,但王軍認為,目前總體的通脹壓力還不是很大。他指出,考慮到蔬菜價格上漲受季節性因素影響比較強,難以對整體物價走勢形成長期壓力,隨著夏季蔬菜水果供應量的增加,價格會有所回落,所以不必過于擔心蔬菜價格對后期CPI的影響。
王軍預計,5月份的CPI走勢將保持平穩狀態,不會有很大的波動,豬肉價格的持續下降對此起到了一定作用。
至于后期PPI走勢,“預計二季度PPI會有所企穩,三季度PPI將有上行的可能。”交通銀行(行情股吧買賣點)首席經濟學家連平作出預測,他指出,4月份PPI降幅超出了預期,凸顯當前經濟增長仍顯乏力、總需求擴張不足。但投資類商品的進口出現了明顯增長,設備制造業、金屬制品業等明顯恢復,顯示實體經濟投資需求正在部分恢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