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經圓桌:巴西偏愛哪些中資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一家巴西大豆企業為了尋找中資合作,把招商廣告打到了中國駐巴西大使館的網站上。“這是我們第一次和中國企業打交道。”這家巴西企業的CFO(首席財務官)霍奧(JoaoEduardoGiannasi)告訴《第一財…
一家巴西大豆企業為了尋找中資合作,把招商廣告打到了中國駐巴西大使館的網站上。“這是我們第一次和中國企業打交道。”這家巴西企業的CFO(首席財務官)霍奧(JoaoEduardoGiannasi)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目前已經有眾多中國企業表達了合作意向。
農業依然是中國企業投資巴西的“黃金題材”。根據匯豐銀行去年底出爐的《中國企業海外拓展調查報告》,海外投資產業中,傳統行業依然是首選。
按照巴西外交部貿易投資促進司官員魯本斯·伽馬(RubensGama)對本報記者透露的政策信號,作為巴西立國之業的農業依然是巴西接受中國投資的優先領域。同樣以大豆為例,按照一位巴西農業部官員的說法,他認為中國企業的投資機會還在于基礎建設領域,如完善巴西大豆從產到銷過程中物流所依賴的公共交通(目前大多是公路運輸,但如果開辟出水路,物流成本將更低).
作為世界第六大經濟體,巴西2012年GDP僅增0.9%,政府頻推拉動投資保增長的刺激政策客觀上將有利于中國企業“走進”巴西。兩國多位政府官員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給出了他們心目中的投資巴西生意經。
熱門行業
第一財經日報:中國已經一躍成為巴西最大的投資來源國之一,涉足巴西的熱門行業有哪些?
伽馬:2010年,中國企業宣布在巴西投資約20億美元。大多數已公布的投資主要集中在第一產業(如能源和采礦),這反映了中國需要“走出去”,以確保其經濟發展所需要的自然資源。2011年,中國在巴西的投資出現結構上的變化,不但開始涉足制造業和研發(R&D)領域,還宣布了在電信、汽車和電子產品方面的投資。
幾家中國汽車公司已宣布在巴西的投資計劃,有些已經開始建廠,包括江淮汽車、北汽福田、長城和奇瑞。
對于在巴西工程機械領域投資的中國企業而言(包括三一重工和中聯重科),不僅要在當地市場做大,還要爭取通過巴西這個平臺擴大對整個拉丁美洲的業務拓展。
總體來說,巴西接受投資的優先領域是:汽車零部件、農業、固體廢物處理、電子產品、半導體設備、港口作業和吊運集裝箱起重機。
安娜·坎迪達·佩雷斯(AnaCandidaPerez,巴西駐上海總領事):巴西正在保增長,因此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是當務之急之一,吸引中國企業投資是聯邦政府的重點關注方面,有大量的項目邀請中國企業投標。
如同匯豐中國工商金融服務總經理何舜華所說,中國企業走出去不僅具備決心,也已具備實力,對外直接投資不斷攀升就是最好的證明。
了解巴西生意經
日報:對投資巴西的中國企業有何具體建議?
安德烈:獲取投資“情報”。除了熟悉市場,還要做足政策咨詢的功課,我們的大使館和領館歡迎企業咨詢。
胡格內(ClodoaldoHugueney,巴西前駐華大使):第一要務是更多了解在巴西的生意經,熟悉巴西以及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前景。第二,摸清政府的政策導向。比如,基建和部分工業部門的發展是巴西重要領域。兩國在農業領域的合作也大有可為,比如農產品貿易、農產品產業化、促進對華和其他市場出口的基礎設施建設等。
另一點,中國企業不要當“獨行俠”,尋找合適的巴西伙伴有助于因地制宜地投資并減少和本土企業的摩擦。將巴西企業納入產業鏈則是另一個核心關切。比如,中國國家電網在巴西輸電領域的作用巨大,同樣重要的是,國家電網在巴西就地購買設備。中國在基建和裝備技術等領域的表現讓人艷羨,就基建來說,巴西可以通過和中國等其他國家的合作打通南美市場,比如鐵路以及貫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公路。云集巴西的中國車企也可以通過本土化合作的模式共同拓展第三方市場,比如研發針對非洲市場的新車型。
大賽經濟
日報:照亮中巴投資未來的燈塔在哪里?
伽馬:《十年合作規劃》的舉措正在落實(中巴高層去年簽訂了這份規劃,涉及科技創新、航天、能源、礦產和基建以及投資和金融等領域合作),兩國投資工作小組去年底在北京舉行了相關會議,兩國代表表示,將就2013年實施的具體項目和投資計劃加強信息交換。
安德烈:對于2014年巴西世界杯和2016年里約奧運會,巴西方面已經草擬了一份針對中國企業的邀標名單。在大型活動的安保技術領域,中國方面會提供很大的幫助。我本人就參加過一場巴西相關政府部門和中國企業的接洽會,涉及一些技術轉讓,也因為中國在北京奧運會期間積累了大量的專業知識。作為國際慣例,涉及大型賽事的招標是全球性的,我們歡迎中國企業參與競爭。
巴西是歡迎中國企業去投資的,因為中國發展到今天,中國的企業需要“走出去”,要和其他國家的企業共同合作,從而使整個世界價值鏈的分布、產業的布局更加趨于合理。
匯豐中國工商金融服務總經理何舜華的看法是,隨著企業走出去的加快,未來幾年對跨境并購咨詢、離岸市場貸款和債券發行以及現金管理等金融產品的需求將迅速增加。匯豐將憑借在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金融服務經驗,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全方位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