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產業2013年展望 汽車“限購”城市有望擴容
來源: 證券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編者按:2012年,房地產表現不俗,地王頻現,部分一線城市還出現了搶購潮。汽車業則與之相左,廣州頒布限購令,日系車遭遇銷售危機,行業沒能擺脫微增長。類似這些重點行業在2013年又將如何?…
編者按:2012年,房地產表現不俗,地王頻現,部分一線城市還出現了搶購潮。汽車業則與之相左,廣州頒布“限購令”,日系車遭遇銷售危機,行業沒能擺脫“微增長”。類似這些重點行業在2013年又將如何?通過研究,本報選取了八個行業大膽做了展望,希望能給讀者提供有益的價值參考。
油價下跌空間不大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呼之欲出
2012年,國際油價在歐債危機、美國大選以及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下呈現出“M”型“震蕩下跌”的走勢。
而2012年,我國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格共經歷了“四漲四跌”八次調整,雖然漲跌次數打了個平手,但整體上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比2011年要高。其中,汽油價格每噸累計上漲了560元,柴油價格每噸累計上漲了590元。
展望2013年國際油價,全球經濟增長將繼續疲弱,將成為掣肘油價的重要因素。
《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多位業內人士均認為,2013年全球經濟將緩慢復蘇,石油需求增速較為緩慢,基本面對國際原油市場的支撐相對有限。但歐美等主要經濟體寬松的貨幣政策以及中東地緣政治等不確定因素又對國際油價形成支撐。
據市場人士預測,美國頁巖油的邊際成本在每桶90美元附近,預計WTI油價底部可能在每桶90美元左右,如果長期低于這一價位,美國頁巖油的開采進程可能放緩,進而對市場起到支撐。整體來說,2013年國際油價整體水平較2012年持平或略漲,布倫特油價年均價在每桶108-115美元附近。
國際油價整體處于上升趨勢,但相對平穩,受此影響,我國油價下跌空間也不大,這種形勢下,有利于我國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的推進。
2012年12月18日,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在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上提出,2013年要穩步推進資源性產品為重點的價格改革,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
多位專家表示,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有可能在2013年進一步推進。根據目前業內多數分析機構預測,調價周期將從22個工作日縮短為10個工作日,同時取消4%的幅度限制,改為10個工作日內,無論國際油價漲跌幅如何,屆時都會對其進行硬性調整。
點評:由于目前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存在滯后性,常常會出現國際油價下跌,國內油價依舊上漲的情況。而如果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后,國內油價與國際油價的聯動更加緊密,成品油的調整將與國際接軌,調整也會越來越頻繁。而預計2013年的國際油價運行相對平穩,被認為是推出新成品油定價機制的好時機。如今來看,2013年,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呼之欲出。
新的地產調控政策可能出臺
2012年,年初的樓市冬季未“凍死”房企,逃過一劫之余,萬科不再孤單,保利和綠地成功晉級千億級房企。跨入2013年之后,樓市成交量現開門紅,多數開發商徹底解除了冬天模式,進入“春天STYLE”,爭取“穩中求進”成房企2013年的普遍預期,樂觀情緒不斷蔓延。
實際上,2012年4月下旬樓市開始回暖,開發商采取以價換量的銷售策略,現金愈發充裕,行業也隨之逐漸走出低谷。直至下半年,土地市場熱潮迭起,行業基本面開始轉好,樓市回暖成為既成事實。
在此背景下,量價齊漲的樓市讓開發商信心不斷升級。多位知名房企高層向記者表示,2012年銷售額已超出預期,而預計2013年“日子要比2012年好過”,房價“穩中上漲”的市場預期強烈。不過,多數房企持既不悲觀也不樂觀的態度,因為業界一致認為,政府是否出臺新的、更為嚴厲的調控政策是市場走勢的關鍵性因素。
而多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如果房價持續上漲,2013年年中,政府出臺新政的可能性比較大,而新的調控政策除了要加大保障房的力度,可能涉及房產稅試點的擴容。
點評:從政策層面看,房產稅試點擴容在即,多數業內人士也表示對此擔憂。值得注意的是,重慶、上海此前早就對部分個人住房征收房產稅,但房價并沒有應聲而落,因此示范作用并不大。由此來看,房產稅試點擴容存在難產的可能性;從市場方面預計,一、二線城市房價看漲可能性較大,但部分四線城市也有淪為下一個鄂爾多斯的風險,這種差異化在2013年可能更加明顯;而從開發商角度來看,房企分化將進一步加劇。2012年千億級房企已經擴容至3家,恒大、中海地產等也已經站在千億級門檻的旁邊,2013年晉升千億俱樂部的可能性非常大。在此背景下,房地產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中小房企在競爭中將處于劣勢。
鋼鐵業走出谷底有望行業愁云難散
2012年的“末日”沒來,而跨入2013年的中國鋼鐵行業仍將繼續在困苦艱辛中前行。不過,在不少市場人士看來,2012年的鋼鐵市場行情已經跌到谷底,而接下來就是以怎樣的路線向上走的問題了。
事實上,去年10月后,鋼價出現了難得的一輪上漲,盡管進入11月,以線螺為代表的長材價格出現較大跌幅,但板材價格依然堅挺并持續上漲。7日,素有鋼鐵市場風向標之稱的寶鋼再度宣布全面上調2013年2月份鋼材出廠價格,這已是寶鋼連續三個月上調板材出廠價價格,且上漲幅度較上一次明顯加大。
市場分析人士普遍認為,上游原料價格大漲、鋼材市場繼續上行以及對傳統旺季充好預期共同促使寶鋼全面提價,其他鋼廠也將相繼跟進。
一些宏觀經濟數據的轉好也反映出鋼鐵行業下游需求的回暖:2012年12月份國內鋼鐵行業PMI指數重回擴張區間,環比回升6.3個百分點至55.5%,創近7個月的新高。此外,反映需求端變化的新訂單指數大幅回升13.5個百分點至60%,創近22個月的新高。
日前中央政治局會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連續召開,提出了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和穩健貨幣政策,并且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等工作目標,意味著2013年會繼續加大對于基建、房產等項目領域的投資,這無疑將拉升2013年市場對鋼材的需求。有分析人士預計,房產新開工迎來反彈,新型城鎮化等機械需求有望拉動2013年鋼材表觀消費達到2010年來的高點,預計同比增長約4%,達到6.9億噸。
點評:鋼價的回升雖然是好事,不過,對于中國鋼鐵行業來說,面對龐大的富余產能和三大礦山,鋼企的盈利水平要想打個翻身仗卻仍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特別是近期,在鋼價上漲的同時,鐵礦石的價格也非常以更快的速度上漲——2013年1月5日,61.5%澳大利亞PB粉礦到岸價報于155.5美元/噸,較去年9月6日的年內低點88美元/噸,上漲了76.7%。或也正是因為如此,在此前武鋼集團的年度工作會上,這家中國鋼鐵龍頭企業對2013年鋼鐵主業的要求是“守住微利不虧”的底線。
“計劃電”的定價方式變革破冰
2012年12月26日,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化電煤市場化改革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自2013年起,取消重點合同,取消電煤價格雙軌制。
去年以來,煤炭供需形勢出現了近年來少有的寬松局面,重點合同電煤與市場煤價差明顯縮小,電力企業經營狀況有所改善,這為電煤并軌提供了條件。
“市場煤”和“計劃電”始于1993年,自此,圍繞電煤價格,煤企和電企開始了曠日持久的吵嚷,于是,2004年底電煤價格被上了緊箍咒,重點合同煤年度漲價幅度被控制在5%以下,這也算是對于火電企業的別樣救濟。
即使如此,也阻擋不了歲末年初,電煤重點合同談判期間,此起彼伏的爭吵聲,這場爭吵這被形象化為“煤電頂牛”,“頂牛”通常會持續到春暖花開的4月之后,“頂牛”時間之長,“頂牛”之激烈,在中國談判史上無疑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電煤價格并軌解決了煤企的困擾,但由于“計劃電”的老局面沒有改變,在一定階段,另外一些問題就會浮現出來,譬如,電價改革。資源短缺是中國經濟長期必須面對的問題,中國已經成為煤炭的凈進口國,在經濟快速回升時,煤炭緊俏局面就會不期而至。煤炭漲價,電企經營就會陷入困境。近年來的煤電價格矛盾嚴重削弱了火電企業的發電積極性,更為嚴重的是,還挫傷了火電投資的積極性,火電投資的持續低迷,很可能導致未來電力供應“硬短缺”。改變“計劃電”的舊有定價方式可能是唯一出路。
2013年,在經濟快速復蘇的階段,電煤價格快速上漲,倒逼“計劃電”改革的局面就會形成。
點評:2011年,發改委共調了三次電價,火電企業深陷虧損窘境得以扭轉,電煤價格上漲,火電企業生存壓力就會增加,上調電價是猛藥而非良藥,解救“計劃電”也并非只有老套路,市場化,實現電價的能上能下是繞不過去的選擇。
煤電價格并軌已經往市場化路徑上邁出了艱難一步。接下來,重中之重,一是對電價改革不應小打小鬧,電價改革是煤電價格并軌的下游,上游改了,下游不改,則會出現新的問題。
風電行業或將面臨更大挑戰
風電和光伏如同一對難兄難弟,共同熬過2012年。不過,相對于光伏,風電龍頭企業盡管業績持續下滑,但極少有虧損。2013年風電企業行情又會如何?風電上市公司的業績又將走向何方?
據悉,美國2013年即將取消包括大風電的政策補貼。近年來,發達國家又設置了多重門檻,我國風電產品大多數達不到歐美對小型風電的標準技術要求,這將阻止中國中小風力發電機組產品進入其市場,除少數獲得并持有國際認證的企業外,多數企業在出口方面沒有好的業績,給我國的中小型風力發電機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行業人士指出,在海外市場收縮后,開拓國內市場、釋放內需成為風電行業發展的根本途徑,不過也因受制于電價、并網等政策不明確,2013年我國風電發展仍困難重重。
“受整體經濟形勢的影響,我國風電行業當前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在2013年仍會持續,“棄風、限電”問題需要解決,產品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創新能力需要不斷提升等。”有業內人士如是預計。
點評:在產能過剩、需求疲軟不振、并網難等問題沒有徹底解決之前,風電行業的這種低迷會直接影響到PE機構的投資熱情,短時間不會有太大改變。目前,大多數PE機構都在向專業化、兩端化轉型,過去投資風電設備的PE現在也對風電行業十分謹慎,出手很少。2013年,風電行業仍然處于消化產能的緩慢調整期,風電行業設備技術都需要在市場倒逼下或將進行重新選擇。
汽車“限購”城市有望擴容
2012年,汽車業繼2011年之后,依舊保持“微增長”。受經濟逐步好轉的影響,分析人士預計2013年整個行業會有所回暖,可能會有5%左右的“微增長”。
去年,中國汽車業可謂命運多舛。年初,豪華車開始打降價戰,奔馳S級車型在終端市場開始瘋狂降價,部分地區、部分車型的最高降幅接近40萬元。寶馬、奧迪也不甘示弱,其中,寶馬7系優惠38萬元、奧迪A8L狂減25萬元。降價的“蝴蝶效應”不斷蔓延,中高級車市、中級車市無例外卷入價格戰。
繼上海、北京、貴陽出臺汽車限購令之后,2012年7月份,廣州也正式頒布了汽車限購辦法。2012年8月,日系車遭遇釣魚島事件后業績大幅下滑,日系車無奈告別了風風火火的上升勢頭。
展望2013年,汽車業行情好于2012年應是大概率事件,主要原因來自于PMI等主要經濟指標逐步好轉,經濟景氣度上升帶來行業的回暖。釣魚島事件對日系車的影響正在弱化,2013年日系車有望出現快速回暖局面。通用、奔馳、大眾等非日系品牌重點研究中國市場消費心理,并加速引進新產品,在中國擴張步伐加快。民族品牌也在快速成長。隨著各種力量不斷“擴展版圖”,隨之就會帶來汽車產量的大幅增加。
但行業發展的困擾仍然不斷,面臨“交通、能源、環境”三大壓力,地方政府很可能對出臺限購政策,汽車限購城市有望進一步擴容。之前,深圳、杭州、成都、重慶等多個城市,關于汽車“限購潮”已至的新聞不絕于耳。2013年這些城市有望成為實實在在的汽車“限購”城市。
點評:目前來看,不少一、二線城市的交通擁堵狀況已經非常嚴重,城市交通環境不斷惡化,公共交通建設已明顯跟不上汽車業的發展。各地方政府無奈,不得不采取更為直接、強硬的措施干預汽車剛性需求。“限購”成為地方政府的無奈之舉。
稀土價格或穩中有升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2013年1月7日與2012年12月31日稀土價格相比基本持平,并無太大波動。對于稀土價格,有分析人士預計2013年基本面仍是決定稀土價格的主導性因素。
在需求上,受限于國際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2013年的國際稀土需求將保持穩定,不會有大規模上漲的情況,而國內需求則可能因為相關產業的緩慢復蘇出現小幅上漲,例如在城鎮化概念指導下的家電產業、通訊設備制造業、電子信息產業、綠色能源產業等。但由于稀土原材料主要作為“工業味精”存在,除非上述產業出現大規模釋放,否則國內稀土需求仍將保持穩定增長,預計增長率將維持在5%左右。
而從供給基本面來看,國內稀土供給仍將保持穩中有升的局面。首先,包頭和贛州的稀土供應趨于穩定,大部分兼并重組工作已經完成,無論是所有權還是環保審查問題上都不會有大的舉動影響到稀土的供應。
其次,由于南方各地區已經加快稀土開發步伐,在福建、廣西、廣東等省份都有離子型稀土礦產,五礦發展、廈門鎢業、廣晟有色、中國鋁業、中國有色在這些省份的稀土礦建設已經接近尾聲,有望在2013年開始規模化供應。
除上述利好信息外,2013年的稀土市場仍有不確定因素存在,如關于中國稀土出口限制的WTO案件如果有新的進展,短時間內都會對市場構成沖擊,但這種突發事件性影響也是短時間的。2013年國內稀土市場將保持平穩,價格較2013年呈現震蕩態勢,或將略有上升。
點評:長期以來,中國稀土產量世界第一,但卻缺少行業話語權,行業利潤被吞噬,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企業分散,無法形成一個聲音說話。為實現以大型企業為主導的稀土行業格局,建立地區規范有序的稀土資源開發、冶煉分離和市場流通秩序,在中國北方已經建立由包鋼集團牽頭,聯合甘肅稀土集團等企業組成北方稀土集團,而包鋼稀土的區內整合則為北方稀土集團的建立邁出第一步。而南方稀土的整合或將在2013年有新的進展。
電商價格戰轉為拼內力
去年8月15日,一場由京東商城約戰,蘇寧易購、國美網上商城參戰的電商有史以來最為慘烈的價格大戰轟動一時。
這場戰斗的發起者,京東商城CEO劉強東在8月14日的個人微博上向蘇寧易購開戰:“從明天上午九點開始,京東商城所有大家電價格都比蘇寧線上線下都便宜!并且無底線的便宜,如果蘇寧敢賣1元,那京東的價格一定是0元。”瞬間點燃戰火,當當網、易訊網、一淘網等國內主流電商紛紛加入到這場廝殺中。
雖然劉強東挑起的價格戰被指責為有名無實,處于斗嘴階段。但不容置疑,去年的價格戰在眾多電商之間展開。
有人說,如果用三個字形容2012年電商行業,就是“價格戰”,用六個字,就是“最慘烈價格戰”。價格戰讓中小垂直電子商務網站不堪重負,母嬰類頭牌電商紅孩子被蘇寧收購,維棉、品聚、樂酷天、后瑪特、耀點100等曾經風光一時的電商網站相繼倒閉。
2012年,從“618”、“815”再到雙11、雙12,價格戰此起彼伏,京東、蘇寧、天貓等主要B2C電商輪流打擂臺,亂花迷眼,究竟哪個是真底價?一時間,“網絡比價”成為消費者的熱門工具。2013即將到來,價格戰何去何從?
2013年,價格戰會走向縱深,會燒向內力角逐。
2012年底,萬達集團、王府井百貨等眾多線下品牌紛紛布局電商,由于他們“不差錢”,同時具有政府背景和品牌認知度,將使得原本激烈的電商競爭在2013年更加殘酷。
2013年價格大戰在騰訊、京東、蘇寧易購三家之間展開,不可避免。
點評:2012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現場,王健林約賭馬云,“10年后如果電商在中國零售市場占50%,我給他一個億,如果沒到他還我一個億。”電商將以怎樣的速度蠶食傳統商業,這是一個謎。但無疑電商在以不可擋之勢向傳統零售業發起沖擊,并且是通過殘酷的價格戰展開的,對傳統行業是如此、對競爭對手亦如此。2013年的價格戰將是勢力之戰,是內力的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