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將希臘評級降至選擇性違約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就在希臘宣布債券回購計劃數天后,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周三便將希臘的信用評級由CCC降至選擇性違約(SD),認為這項債券回購計劃實際上已屬于一種債務重組,相當于發行人違約。不過,標普稱…
標準普爾在周三發布的新聞稿中稱,最新達成的希臘債券回購計劃意味著投資者從所持證券中獲得的收益要低于原先承諾的收益。
希臘政府本周一發布了債券回購計劃,將對每一類指定債券開展荷蘭式拍賣,即在債券價格最終確定之前,投資者需宣布其愿意出售的報價。希臘稱,報價上限為債券面值的32.2%~40.1%,下限為30.2%~38.1%,債券回購耗資不會超過100億歐元。投資者必須在12月7日前出價,預計清算日為12月17日。
債券回購是希臘政府解鎖下一筆救助金的關鍵。歐元區財長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上周二就希臘救助協議達成一致。其中,完成債券回購是希臘減債的重要措施,更是IMF撥款的前提。
從希臘發布的報價范圍來看,減計幅度在60%~70%。在標普看來,這樣的債券回購“實際上是一種重組,相當于發行人違約”。
即便如此,標普表示,一旦定于12月17日左右進行的債券回購完成后,可能會認為選擇性違約已經得到修復,因此可能將希臘評級恢復至CCC。
市場對希臘評級被下調的消息反應不大,因為三大評級機構對希臘債券的評級均低于投資級。目前惠譽對希臘債券的評級為CCC,穆迪的評級為C。
GMP證券駐紐約資深全球市場分析師亞德里安?米勒(Adrian Miller)認為,標普的行為尚未構成真正的違約威脅。他指出,只要主權國家進行債務回購或置換,評級機構就會將評級降為選擇性違約,這是一種技術性調整,不一定意味著主權國家將出現實際違約,一旦債券回購完成,標普將重估希臘評級。
今年2月,標普也曾因希臘推出私人部門債務減計(PSI)而將其降至選擇性違約級別,隨后的5月標普又將其評級重新上調為CCC。
根據巴克萊銀行的報告,PSI之后的希臘國債未償付規模為630億歐元,其中有200億歐元被希臘銀行業和其他國內機構持有,其他的希臘國債持有者可能大部分是國際投資者,包括銀行、對沖基金、財富管理公司、保險公司和養老基金。
只要國內投資者全部參與回購,最終回購的債券賬面總值依然可能接近300億歐元,從而將希臘3010億歐元的債務削減10%。如果回購計劃“流產”,希臘到2020年將無法將債務在GDP中占比削減至124%,歐元區政府很可能將不得不考慮目前不在討論之列的官方部門參與減計(O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