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實現7.5%增長目標已成定局
來源:上海證券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在28日召開的《財經》年會上,參會官員和專家學者普遍認為,中國實現年初確立的經濟增長7.5%目標基本無虞。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在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前三季度,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7%,…
在28日召開的《財經》年會上,參會官員和專家學者普遍認為,中國實現年初確立的經濟增長7.5%目標基本無虞。
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在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前三季度,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7%,完成全年7.5%或以上的增長目標已成定局。全年外貿增速可能低于預期目標,但在全球市場上的份額仍有望保持穩定甚至有所上升。
實際上,無論是先行指標還是微觀經濟主體,均透露出經濟在三季度已經見底的跡象。10月份和11月已經公布的經濟指標也繼續釋放出回暖跡象。有分析認為,今年第四季度中國經濟復蘇幅度可能超過預期,這更支持了全年經濟目標的實現。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陳東琪表示,今年中國經濟在外部經濟偏緊的環境下,依然能夠實現7.5%甚至略高一點的增速,四季度有望達7.8%,全年達到7.6%-7.7%。
高盛投資管理部中國副主席哈繼銘則指出,中國經濟已進入“U形”復蘇軌道。“短期來看,中國經濟已進入‘U形’復蘇的軌道,二、三季度是‘U形’的底部,一季度是‘U形’的前半段,估計今年全年經濟增長能夠在7.5%-8%的區間內,呈兩頭高中間低的態勢。”哈繼銘說。
對于明年經濟形勢,市場普遍預期要好于今年。更有樂觀預期認為,2013年可能是中國宏觀經濟完成由“復蘇”向“繁榮”的周期形態轉換的關鍵期。
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表示,明年情況會更好一點,經濟增速預計能在8%左右。曹遠征說,從明年情況看,可能是一個轉折時期。但不能僅從宏觀周期性波動來考慮問題,還有結構轉變的問題需要加以考慮,只有這樣才能對中國經濟有更清醒的認識。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認為,中國經濟最深層次的問題是結構問題,而貨幣政策對解決結構問題的作用有限,所以還要靠財政政策。
姚景源說,目前大家對貨幣政策期望值過高。實際上,明年的貨幣政策空間可能有限,需要更多研究財政政策,讓財政政策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延伸閱讀
- 上一篇:林毅夫:新結構主義是繁榮之徑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