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中資可通過迪拜管理中東和非洲投資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只想不做是在做白日夢,光做不想則是一場噩夢。迪拜國際金融中心(DIFC)董事會主席阿卜杜勒?阿齊茲?艾爾?古拉爾(Abdul Aziz Al Ghurair) 以一句亞洲諺語道出沙漠明珠迪拜的國際金融中心…
中國,是每個國際金融中心夢想實現不可或缺的一個主角。艾爾?古拉爾近日在主題名為“重心轉移”的迪拜國際金融中心論壇間隙接受《第一財經日報》等媒體訪問時表示,迪拜歡迎人民幣國際化,迪拜正在考慮設立人民幣清算銀行,具體銀行等細節仍待落實。他認為,中國企業國際化可考慮通過在迪拜設點,管理中東、非洲特別是北非的投資。
目前中國工商銀行是唯一一家入駐迪拜國際金融中心的中資銀行,據悉中國銀行等其他幾家中資銀行正在計劃或即將進入。迪拜國際金融中心成立于2004年,去年在全球53座金融城中排名第八,目前共有900多家公司,逾1.3萬人在這個城中城工作。
古拉爾是著名的阿聯酋富豪,他及其家族財富不少于183億元人民幣,涉及食品、建筑和零售等行業。他也是阿聯酋銀行業的元老之一,執掌阿聯酋龍頭銀行馬士禮格銀行(Mashreq)多年。今年4月他被迪拜酋長任命為迪拜國際金融中心董事會主席,希望憑借其豐富的金融業和企業經驗,將迪拜國際金融中心打造為全球金融中心。
第一財經日報: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國際化進程,迪拜可以扮演怎樣的角色?
古拉爾: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非洲和新興市場國家的發展均超越歐美國家。全球市場的波動和不穩定性日增,投資者們都在新興市場國家追求更高收益。這些因素都讓全球貿易和金融活動在從西向東轉移。對迪拜來說,東方比西方的增長將更多。
中國對我們來說相當重要,貿易方面增長迅速,中國在阿聯酋貿易伙伴中位列前五名。迪拜國際金融中心只是阿聯酋和中國聯系增加的一部分,我們希望在中國企業國際化的進程中起到作用,目前已有幾家中國銀行已在或正籌備在迪拜國際金融中心設點,比如中國最大銀行之一工行已在DIFC落戶。
我們希望不只是中國的銀行,還有中國資產管理公司也來到這里,通過我們來管理中資在中東、非洲特別是北非的投資。對中國企業來說,要在海灣阿拉伯國家(GCC)、中東、北非及遠東地區設立辦事處,都可以考慮迪拜,我們可以在4個小時內到達其中任何一個地方,令商業模式也出現變化。
日報:人民幣國際化是一個趨勢,香港、倫敦、新加坡等城市和國家都為成為離岸人民幣中心做了大量工作。DIFC對此是否也有所準備和計劃?
古拉爾:我們經常對此進行討論,人民幣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貨幣,必然將越來越多地在貿易中使用。迪拜歡迎人民幣,具體的人民幣產品發行需要DIFC的金融機構進行創新。我們也想過設立人民幣清算行,但這還需要最終落實。
日報:全球仍未從金融危機中徹底復蘇,歐美不少銀行都在裁員,三年前迪拜世界債務危機還讓世人記憶猶新。目前迪拜的情況如何?
古拉爾:迪拜國際金融中心的銀行并未受到影響,我們的趨勢是增長的,現有的機構在擴張,新公司也在加入。盡管全世界還在金融危機中,但進入DIFC的公司數目仍然增長了6%。迪拜當地銀行現在已經穩定下來,并且已經準備好進行擴張。如今銀行有充足的流動性資金,現在借貸更為積極,但四年前銀行則并不愿意借錢給企業,因為對企業的資產負債表沒有信心。我對銀行業明年情況保持樂觀,最艱難的時間已經過去了,我們已經吸取了過去的經驗。
日報: 阿聯酋共有三個金融中心,迪拜的優勢在哪里?接下來會有擴張計劃嗎?
古拉爾: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我們有先行者的優勢,也進入成熟階段,有規模效應,同時我們希望所有人都能成功。我們嘗試過在全球設立辦事處,但我們的潛在客戶其實是有限的,大約2000至3000名,分布在資產管理、伊斯蘭金融和銀行等方面,我們更愿意直接和他們聯系,比如說今年我們就在中國開設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