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預算博弈:能否繞過英國這道“坎”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對于歐洲來說,本周又是關鍵一周。鑒于歐盟各成員國未能在上周結束的財長會議上就2014~2020年中期預算達成一致,歐洲極有可能再度陷入預算危機。 在13日結束的歐盟財長會上,包括德國、…
在13日結束的歐盟財長會上,包括德國、英國和荷蘭等歐盟主要成員國均反對歐盟增加預算。英國甚至表示,將在即將召開的歐盟峰會上否決任何增加歐盟預算的決議。對于英國強硬的表態,歐盟官員正著手考慮繞過英國制定事關歐盟下一個7年發展的中期財政預算。
本次歐盟領導人峰會將于22~23日在歐盟總部布魯塞爾召開。盡管英國19日放風稱預算協議仍有可能達成,但本已“貌合神離”的英歐關系再度面臨大考已是不爭的事實。
預算案命懸一線
上周五,在爭執了長達8小時后,歐盟各國政府和歐洲議會的代表并未就2013年歐盟的財政預算計劃達成共識。當時,就有與會人士暗示,這一失敗可能為之后進行的關于歐盟未來7年中期預算案的討論蒙上陰影。
歐盟委員會目前制定的預算案規劃為,在未來7年,歐盟財政預算約為1萬億歐元,占歐盟整體GDP的比例為1.1%。不過,這一規劃并未得到英國首相卡梅倫的認同。卡梅倫之前在多個場合堅持認為,歐盟應嚴格審定預算問題,節儉度日將預算規模嚴格控制在2011年的水平。作為歐盟主要出資國之一的英國,在緊縮政策的束縛下,無法應對不斷增長的歐盟預算。因此,卡梅倫政府暗示,若歐盟執意增加預算規模,英國將不惜凍結預算。
面對卡梅倫政府如此強硬的表態,為避免預算案的夭折,歐盟官員和各成員國外交官正在著手研究如何從法律和技術上繞開英國,以確保預算案最終得到歐盟其余26國的同意。一位與會外交官表示:“若一味遷就英國的要求,那么會議終將以失敗告終。”
不過,對于歐盟峰會前放出的這一風聲,也有外交官認為,繞開英國的計劃不失為一種談判技巧,旨在加大卡梅倫的壓力,最終迫使其妥協。
但即便是妥協,也注定是一場艱巨的博弈。除了英國外,以瑞典為代表的一些國家也采取與英國相似的立場,表示將凍結這一協議。法國總統奧朗德就在周六表示,共同農業政策的補貼不應隨著預算案的到期而被廢除,建議在新的預算案中將其保留。
針對預算案眾口難調的現狀,歐盟方面已未雨綢繆,著手準備預算案的備選方案。據悉,該備選方案有可能是1年期為主。鑒于歐盟法律,該方案只需“特定多數票”通過即可,而目前的中長期預算案均需各成員國一致同意才能通過。
卡梅倫進退維谷
歐盟內部支持預算案的眾多國家認為,新版中期預算案的命運主要掌握在歐盟主要出資國英國的手中。如果英國在最后時刻拒絕妥協,那么,在這些國家看來,最大的受益者非卡梅倫本人莫屬。因為,在“脫歐”情緒不斷蔓延的英國,卡梅倫投下反對票將從國內政治上撈取大筆好處。
最新民調顯示,56%的英國人表示,如果舉行全民公投,他們很有可能或一定會投票支持英國離開歐盟。在英國政壇三大黨派中,離開呼聲最高的是保守黨,約68%的保守黨人希望英國與歐盟撇清關系。
保守黨內部“歐洲懷疑論者”此前呼吁卡梅倫政府盡早就英國是否退出歐盟的問題進行公投。黨內同僚也紛紛要求卡梅倫在即將舉行的歐盟峰會上對歐盟各國擺出強硬姿態。
如今,歐洲各國經濟難逃歐債危機的陰影。大規模的緊縮政策以及多國9月工業產值的下滑,使得各國內部的分離勢力再度活躍。月初到訪倫敦的德國總理默克爾就曾警告卡梅倫,不要輕言退出歐盟。
因此,對于卡梅倫而言,一邊是黨內同僚的巨大壓力,另一邊是國內民眾高漲的“脫歐”呼聲,而同時又要兼顧對歐盟各國的承諾,三重重壓之下,不僅卡梅倫在歐盟峰會上的關鍵表態值得關注,屆時歐盟的“妥協政治”也將備受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