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回歸成嘉興經濟發展新動力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當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支持浙商創業創新促進浙江發展的決策部署后,嘉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迅速行動。記者日前從嘉興市合作交流辦獲悉,今年前9個月,嘉興全市浙商回歸引進項目529個,協…
當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支持浙商創業創新促進浙江發展的決策部署后,嘉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迅速行動。記者日前從嘉興市合作交流辦獲悉,今年前9個月,嘉興全市“浙商回歸”引進項目529個,協議總投資1002.14億元;省外到位資金170.92億元,完成省年度目標任務95億元的179.92%,完成市年度目標任務105億元的162.78%,到位資金總額列浙江省第3位。
一把手工程抓回歸
嘉興市委書記李衛寧提出,浙商回歸工作要抓“落戶、落地、落實”,在招大項目、好項目上下更大功夫。
嘉興成立了支持浙商創業創新促進嘉興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將此項工作確定為“一號工程”,明確了領導小組組長由市委常委、市委副書記擔任,副組長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擔任,35個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嘉興市合作交流辦,并選調了5名市管后備干部充實到領導小組辦公室集中辦公。通過建立健全組織保障、出臺完善配套政策、強化項目推進力度等舉措,支持浙商創業創新促進嘉興發展。
根據《浙江省浙商回歸引進重大項目服務推進辦法》,對列入浙商回歸引進重大項目,實行“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機制。嘉興市發改、經信、國資、國土、規劃、環保、工商等部門在市政府的統一協調下,從項目的申報、立項到建設、投產等全過程進行跟蹤服務,集中解決項目落地和實施中遇到的問題。
出臺政策解難題
如何解決浙商創業創新中存在的“投資難、融資難、創新難、盈利難、落地難”以及“創業平臺困擾之憂、公司組建困擾之憂、子女就學困擾之憂、項目辦理困擾之憂、生活安居困擾之憂”等問題,嘉興市有針對性地出臺了為浙商創業創新“排五難、解五憂”的“1+X”一攬子政策。特別是在總部經濟、稅收和用地指標方面進行政策創新,如對年銷售規模10億元以上的浙商企業總部產生的稅收,給予連續5年50%的減免;嘉興市在“十二五”期間對重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浙商投資項目承擔單位,其新增地方財政貢獻,前3年給予全額扶持,后3年給予50%的扶持。
項目落地顯實效
“浙商回歸腳步不斷加快,不僅在量上有保障,而且優質、高端項目較多,回流資本為我市調結構、促轉型、擴投資、興實體注入了強勁動力。”據嘉興市合作交流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從前三季度到位的回歸引進項目分析,一、二、三產項目到位資金占比分別為0.42%、65.89%、33.69%。其中,二產項目主要集中在精密機械制造、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光電設備生產等領域,三產項目涉及商貿流通、養老養生、擔保服務、投資管理等領域。內資項目集中在以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地區,其次為以廣東、福建等為主的泛珠三角地區。外資項目集中在以香港為主的港澳臺地區以及歐美地區。
一系列舉措帶來了積極成效。從總體情況看,浙商回歸引進項目,不僅在量上有保障,而且大項目、好項目不少。前三季度,在浙商回歸引進項目中,重大項目95個,到位資金96.10億元,占總到位資金的56.22%。其中,新項目46個,新項目中世界、中國500強項目2個,重大產業項目15個,重大科技人才項目和機構29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