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能力確保經濟軟著陸
來源:國際金融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盡管金融危機及歐債危機已經拖累亞洲經濟增速出現放緩,不過還不知道會否導致亞洲經濟出現衰退。日前,大華銀行集團首席經濟師兼投資者關系及研究部主管許洲德在上海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尤其…
“盡管金融危機及歐債危機已經拖累亞洲經濟增速出現放緩,不過還不知道會否導致亞洲經濟出現衰退。”日前,大華銀行集團首席經濟師兼投資者關系及研究部主管許洲德在上海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尤其,中國政府有能力和空間來對經濟進行調控,從而確保經濟實現軟著陸。”
在談到全球經濟增長減緩及歐債困境對亞洲經濟今年后期走勢的影響時,許洲德認為:“這種影響是金融和經濟兩方面的。”從貿易角度看,美國及歐盟占東盟貿易額的31%,全球經濟減緩將必然影響貿易;從投資者關系方面來看,過去十年,歐盟是東盟最大的境外投資者,在歐洲5國巨大債務壓力下,全球金融系統已經不堪重負。歐債危機已由資產問題轉向債務問題。
然而,亞洲銀行業(除日本之外)僅持有14.2%的非英歐洲銀行債權。這使亞洲銀行業保持了比其歐美同行更優質的資產負債表。許洲德說:“雖然債券市場對歐元區的前景仍然有所保留,且根據截至今年8月的亞洲采購經理指數,亞洲制造業發展將放緩,但是亞洲經濟仍不至于衰退,只是會在未來幾個季度內放緩。”
鑒于近期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勢頭加快的現象,許洲德認為,通過對比2008至2009年經濟危機期間和目前中國國民生產總值相對于電力生產、鐵路貨運量及鋼鐵的指標數據變化,不難發現,中國經濟正在實現軟著陸。另一方面,國內房地產價格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調整后,未見大幅度下跌,因此他認為,目前中國經濟風險的關鍵仍在于房地產行業。
但是,與歐洲各國政府實行的寬松的貨幣政策相比,中國政府目前仍然保持著相對緊縮的貨幣政策,因此,即使房價出現異動,中國政府也有能力和空間來對經濟進行調控,從而確保經濟軟著陸。
“目前,中國不僅關注經濟增長的速度,更關注經濟增長的質量。”許洲德表示,“當前中國的貨幣政策尚未完全放松,不過即使未來進一步放松貨幣政策,也不會放松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