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葵:今后三五年決定未來20年
來源:國際金融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研究學主任李稻葵9月11日在2012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上表示,未來10年,中國經濟如果能在前3至5年改革到位,經濟增長很可能出現前低后高的走勢。 李稻葵認為,至少未來10…
李稻葵認為,至少未來10年應該還會有比較大的增長潛力。但其同時強調,盡管經濟增長的潛力存在,但中國經濟卻面臨非常大的挑戰。其中一方面是來自中國經濟自身的問題,“中國經濟增長速度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投資增長速度下滑,而導致這種下滑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房地產的投資額下降非?,從往年30%的增長速度下降到15%”。另一方面是國際環境的惡化,包括經濟、金融、政治環境等。李稻葵指出,過去這兩三年以來,全球對中國的懷疑,對中國的猜測,甚至對中國各種政策的控制和限制,非常明顯。國際環境比之于5年前,更不要說10年前,都已是明顯惡化。
盡管有這些復雜的因素,但今后的3到5年,李稻葵認為,這應該是未來20年中國經濟最重要的時間段。
“如果國家領導人能夠下定決心,采取一些根本性的措施,就能夠為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奠定基礎,能夠真正釋放出中國經濟增長的潛力。在我看來,有3件大事是躲不過去的。”李稻葵說。
他所認為的這3件大事即是要從根本上改變中國市場經濟的法制基礎;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基本的福利制度;必須要重新認識中國在世界中的地位,更加積極地去營造一個對中國的未來發展更加有利的國際環境。
最后,李稻葵強調,目前,中國經濟與1985年的日本完全不一樣。因為中國經濟今天仍然有巨大的改革的原始動力,這個原始動力包括學者的抱怨,包括媒體界的批評,包括民眾的不滿,“當然這個原始動力,我們希望能通過各種渠道最終轉換為領導層的改革的決心。”
【現場直擊】
指望房產稅解決房價問題是做夢
結束對話采訪,李稻葵又被記者團團圍住,在談到房地產問題時,李稻葵直言,現在的房地產調控方向必須改變,必須有所調整,限購是對的,但這僅僅是第一步,并沒有解決病理,因此,必須要在供給方面下功夫,從供給方式到房地產的開發方式再到政府的稅收方式等,全方位去改變。
“房產稅應該推,應該作為地方財政改革的突破口來推,必須交給基層政府,包括街道政府來使用,但指望房產稅能解決房價問題,那是做夢。”在李稻葵看來,房產稅很難收得很高,在這種前提下,依賴房產稅來彌補地方政府的賣地收入,那是天方夜譚。
究竟該如何去做,在他看來,開辟新的稅種不見得是好的解決方案,其本質上還是需要給地方政府一個新的運行模式,比如說保障性住房的范疇可以擴大一點,定義擴大一點,讓地方政府直接去開發一部分房子,這部分房子用接近于市場的價格出租,不但可以增加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且收入遠遠超過房地產稅。“我稱之為資產負債管理,把保障性房當成政府未來的財源去管理,當然還有一個前提,即必須地方政府有融資渠道,這就需要金融方面的一些改革,這應該是未來的方向。”
延伸閱讀
- 上一篇:林毅夫:8%還能保持20年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