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豐慧:外資撤離中國樓市掀不起大風浪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據媒體報道,曾經因手持天量資金的外資房企和投資基金正悄然從中國樓市撤退。數據顯示,以前7個月228億元的利用外資額計,平均每月房地產開發利用外資額32.6億元,按此推算,全年或在400億元…
據媒體報道,曾經因手持天量資金的外資房企和投資基金正悄然從中國樓市撤退。
數據顯示,以前7個月228億元的利用外資額計,平均每月房地產開發利用外資額32.6億元,按此推算,全年或在400億元左右。而2011年和2010年,中國房地產開發利用外資額分別為814億元和796億元。初步預測,2012年中國房地產投資中利用外資額可能大幅下降50%,同比跌幅接近“腰斬”。
如此“巨變”的原因無非有三:首先,本來國內房地產投資就沒有完全向外資開放,外資投資中國房地產一般都是變通繞道進入。種種限制使得房地產在利用外資上增長較為緩慢,總資金量也并不大。
其次,由于房地產外資主要是歐美和東南亞資金,在美國經濟復蘇乏力和歐債危機持續發酵情況下,紛紛從中國撤資回國自救,也造成了外資撤離中國樓市的情況。
再次,外資對中國經濟的看空是造成其撤離中國的重要原因。由于外商對中國未來經濟走勢不樂觀,導致外商直接投資持續下降,其中就包括樓市投資資金。商務部數據顯示,中國2012年1~7月實際外商直接投資年率下降3.6%至666.7億美元,其中7月實際外商直接投資年率下降8.7%至76億美元。國家外匯局數據顯示,包括熱錢等都在大舉撤離中國,從人民幣匯率走低也可見一斑。
但外資撤離對中國樓市基本沒有什么影響。上半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就高達30610億元,外資流走400億元,僅占約1.3%,就是全部離開也大約只不過占2.6%而已,而相對于目前十幾萬億元的房地產貸款,更顯微乎其微。同時,房地產行業是一個容易被投機炒作,容易泛起巨大泡沫風險的行業。而外資進入中國樓市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謀取暴利,甚至是投機炒作的暴利。因此,從這個方面來說,外資撤離樓市對中國來說并不是壞事。
外資大舉撤離說明中國的樓市調控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主要表現在擠干了住房市場巨大的投機投資需求,使得外資看不到投機炒作空間,鉆不了投機炒作的空子,無奈離場走人。連先知先覺的外資都開始撤離中國樓市,說明樓市調控政策是不會走回頭路、不會再次流產的。這也同時告誡國內的投機炒作者以及開發商們,一定不要有調控再次無果而終的幻想,停止投機投資炒作行為,順應市場銷售存量房,把握市場主動。這是一個難得的好現象。
當然,這也提醒我們,外資不僅在撤離中國樓市,而且在全面撤離中國。如此看空中國,對我們有警示意義:一是要迅速扭轉中國經濟持續下滑的局面,增強包括外資在內的所有資本投資者對中國的信心;二是要反思中國的一系列制度環境。因此,我們需要反思的是我們的經濟環境、投資環境、制度環境、辦事成本和效率以及廉潔行政行為等方面。
總之,外資撤離中國樓市,掀不起多大風浪,但是背后反映的一系列現象需要認真思考和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