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戰略新興產業占GDP15%
來源:人民日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曉強今天與網民就培育發展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話題展開答問。張曉強詳細解讀了《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并表示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我國新一輪經濟增長…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曉強今天與網民就培育發展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話題展開答問。張曉強詳細解讀了《“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并表示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我國新一輪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量,到2020年力爭使戰略性新興產業占GDP的比重達到15%。
●成促進經濟復蘇動力
張曉強表示,在當前經濟不太景氣的形勢下,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緊迫性更突出,是今后把握競爭主動權、發展新的經濟亮點、促進經濟早日復蘇的強大動力。
阿里巴巴B2C的業務,去年是6000億,今年很有信心達到1萬億;華視數字,近年來發展物聯網技術,去年的銷售收入是50多億,今年預計能達到70億……張曉強通過舉例表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速度比工業的平均增長速度高很多,能夠緩解目前經濟下行的壓力,并對新一輪經濟增長產生很好的促進作用。
對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重點,北京工商大學產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周清杰告訴記者:“除了重視政府的引導、幫扶作用外,哪個產業的前景大、需求多,技術發展是否成熟,更需要靠市場說話。”周清杰表示,目前光伏產業的產能過剩就說明該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有賴于清潔能源需求市場的進一步擴大和穩定。
●小微民企成創新主體
針對目前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存在的企業創新能力薄弱、核心關鍵技術掌握少等問題,國家越來越強調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最近,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措施,鼓勵小微企業以及民營企業在戰略新興產業內的發展。
“新產品的70%是中小企業創造的,從這個角度來講戰略性新興產業一定不能忽視中小企業或者是小微企業。”張曉強認為,在技術創新方面,小微企業有小而專、小而精的優勢,這就需要面向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和支撐的服務體系建設要進一步加強。
比如讓中小企業和大中企業形成產業聯盟,就能極大促進小微企業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積極性。張曉強舉例解讀,我國移動通信自主標準技術CDMA的產業聯盟已有80多家了,“有像華為、中興這樣的頂級企業,也有十幾個人的做芯片的企業,這樣大家形成互相協作、幫助的體系”。
在民營企業方面,國家發改委最近制定了《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實施意見》,包括清理規范現有針對民營企業和民間資本的準入條件,戰略性新興產業扶持資金等公共資源對民營企業同等對待等等。
周清杰認為,鼓勵民營企業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十分必要,“好的民營企業在技術自主創新方面資金的利用率比國有企業要高。”他同時表示,企業在提高戰略新興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中,人才資源十分關鍵。
●出臺政策激勵社會投入
關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資金,張曉強公布了一個數據:目前產業創投資金中,中央資金和地方政府資金,只占30%左右,70%以上是社會資金。
“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和其他產業的發展一樣,應該重視動員各方面的力量,除了國家的資金投入外,要更加重視通過國家的財稅相關政策和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張曉強表示。
他說,在稅收激勵政策方面,針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知識密集、高端人才、研發費用比例比較高這些特點,要在流轉稅、所得稅、消費稅、營業稅抓緊制定具體的實施辦法,鼓勵更多的投入;在金融方面,通過強化金融服務支持,通過創投資金更好的引導,使得中小企業和其他企業在金融方面得到更大的支持。
“財政資金是一方面,相關的稅收激勵政策是一個方面,再加上運用金融市場的手段,這樣形成一個合力。”張曉強說。
鏈接
戰略性新興產業包含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7大領域,前4個領域要發展成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后3個領域將發展成為先導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