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增收主要靠非稅收入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受經濟不景氣的影響,今年以來不少地方的財稅收入增長態勢相當嚴峻,這其中,廣州市可謂典型。統計數據顯示,1~5月,廣州市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82.33億元,同比增長3.36%,增收12.43億元,完成…
受經濟不景氣的影響,今年以來不少地方的財稅收入增長態勢相當嚴峻,這其中,廣州市可謂典型。
統計數據顯示,1~5月,廣州市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82.33億元,同比增長3.36%,增收12.43億元,完成年度預算的35.86%,進度明顯低于整體預期。
從分類收入看,稅收收入294.71億元,同比下降1.86%,減收5.57億元。非稅收入87.62億元,同比增長25.86%,增收18億元,政府財政收入增長主要來源于非稅收入。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財稅系主任林江教授指出,非稅收入的快速增長,實際上掩飾了稅收收入增長乏力的尷尬。而非稅收入的增長,在很大程度上來源于企業尤其是市屬國有企業的提前繳稅或者提前預繳的國資收益。
“我了解了一下,提前繳稅這種現象在民營企業里面沒有,國企倒是不少。”廣州市人大財經委委員、廣州市民營企業商會常務副會長丘育華告訴《第一財經日報》,民企的市場前景較難掌握,再加上提前繳稅會影響流動資金,因此沒有企業會愿意提前繳稅,但一些效益好的國企的利潤走勢較好掌控,在地方財政緊張的情況下,提前繳稅或者預繳國資收益也是暫時緩解地方財政收支倒掛的重要方式。
廣州市財政局5月曾發布今年前4月廣州市的“財報”數據,該市1~4月非稅收入增長28.87%,政府財政收入增長主要來源于非稅一次性收入,主要包括三方面: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和罰沒收入。
其中,國有資本經營收入12.77億元,主要是廣汽集團上繳國資收益7億元,番禺區房地產建設集團、番發投資集團上繳利潤1.42億元。
盡管財報中并未對廣汽上繳的7億元收入究竟是何種方式詳細說明,本報記者了解到,這7億元屬于提前預繳。至于具體是預繳半年還是一年以及是否每年都上繳,記者致電相關部門未有回應。
“這是一種非常規的舉措,因為我國并沒有采取預繳稅制。”林江認為,企業預繳稅收或者預繳國資收益不是不可以,但這也可能會影響到企業的流動資金,“這不能成為一種制度安排,否則以后一旦有財政缺口都用這種方式來彌補,會影響到整個財政體系的健康發展和企業的運轉。”
稅收收入減少,與企業的效益息息相關,提前向企業征稅或者預繳收益,并不是一個可以長期、普遍采用的方式。數據顯示,1~4月累計,廣州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稅總額471.27億元,同比下降3%,降幅比1~3月擴大1.5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243.38億元,同比下降16%,降幅比1~3月(-11.5%)擴大4.5個百分點。如此情況下,讓企業預繳收益將很可能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現金流。
以廣汽為例,當地分析人士指出,在廣州汽車限購的情形下,未來廣汽銷量和收益也可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受廣深等主要城市財政收入增長緩慢的影響,今年前六月,廣東省的財稅收入也不容樂觀。廣東省財政廳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省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2994.3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64%;其中,稅收收入完成2428.4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28%。全省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完成2858.9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11%。財政收入與支出增幅倒掛的現象十分明顯。
廣東省政府9日召開財稅工作匯報會指出,要開源節流、增收節支,盡快扭轉財政收入與支出增幅倒掛的狀況,厲行節約,實行最嚴格的支出控制。黨政機關要帶頭壓減行政支出,過“緊日子”,堅決控制臨時新增開支。
延伸閱讀
- 上一篇:海南小貸“松綁”資產轉讓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