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官員表示:增資IMF將增加中國話語權
來源:上海證券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央行19日晚間宣布,中國支持并決定參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以下簡稱IMF)增資,數額為430億美元。到目前為止,IMF已超額完成新增4300億美元資源的目標。新增資源將可用于所有成員國,而非針對特…
央行19日晚間宣布,中國支持并決定參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以下簡稱IMF)增資,數額為430億美元。到目前為止,IMF已超額完成新增4300億美元資源的目標。新增資源將可用于所有成員國,而非針對特定的國家和地區。央行國際司司長何建雄在“G20墨西哥洛斯卡沃斯領導人峰會”的中國代表團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支持和參與IMF增資計劃對中國有利,投入資金的安全性、流動性和回報率都較高,此外,中國參與增資將相應增加在IMF的話語權。
在6月18日召開的峰會上,金磚國家領導人認為,確保IMF擁有充足資源,有利于國際社會應對當前世界經濟金融領域的重大挑戰,金磚國家愿為此作出貢獻。何建雄表示,在金融危機和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余波未平、一些國家國際收支平衡面臨嚴峻挑戰的背景下,IMF增資后將擁有更多財源、更高放貸能力和政策協調能力,以及更好幫助其成員國進行收入調節的能力。此外,增資可以通過投資相關票據形式進行。IMF發行的票據信用級別高,安全性、流動性和回報率都較高,對儲備管理者而言,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
中方在發言中指出,相信歐洲完全有智慧、有能力妥善應對歐債危機,中國對歐元區的經濟金融穩定有信心。對于國際社會在共識的基礎上向IMF增加資源,中國不會缺席。中方重申,IMF監督應以維護全球經濟和金融穩定為目標,除匯率政策外,政策監督的范圍應擴大到財政、貨幣、金融政策和結構改革等,以提高監督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據介紹,各國向IMF新增資源的承諾實際上是對其的授信額度,是一種預防性安排,將來實際使用額可能遠小于承諾額。2009年IMF增資時我國承諾認購500億美元的IMF票據,截至目前僅購買了約57億美元。此次我國仍將以購買IMF票據的形式參與IMF增資。這種增資承諾不是無償援助,是IMF在保證資金安全和合理收益基礎上向我的借款。迄今為止,我國購買的IMF票據本金安全,付息正常。參與IMF增資符合中國利益,與我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責任相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