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占款突降提示跨境資本異動“熱錢”
來源:上海證券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外匯占款再現負增長,熱錢乍現流出跡象,倒逼存款準備金率下調。央行昨日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外匯占款減少605.71億元,這是我國今年以來月度外匯占款首次出現負增長。分析人士認為,在當前…
外匯占款再現負增長,“熱錢”乍現流出跡象,倒逼存款準備金率下調。
央行昨日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外匯占款減少605.71億元,這是我國今年以來月度外匯占款首次出現負增長。
分析人士認為,在當前國內外復雜經濟局勢影響下,外匯占款減少凸顯出當前跨境資本的異動跡象,或將對今后我國貨幣政策走勢帶來一定影響。
倒逼存準率下調
在今年前幾個月里,外匯占款均有一定增長,其中,3月份我國新增外匯占款更是出現超過1200億元的增長。
對于4月份外匯占款出現急轉直下,分析人士認為:其一是人民幣升值預期減弱,第二就是海外市場波動造成的。
該人士同時提醒:外匯占款負增長預警了“熱錢”流出的壓力,尤其在歐債危機愈演愈烈的當下,跨境資本流動大進大出的風險值得警惕。
值得注意的是,國泰君安認為,央行日前宣布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目的之一就是應對外匯流出對基礎貨幣投放的拖累。光大證券也認為,外匯占款的劇烈波動仍是促發降準的主要因素。
不過,“外匯占款下降并不意味著信貸增長放緩。”國泰君安預計,5月、6月信貸均有望繼續多增。
盡管如此,市場普遍預計,下一階段外匯占款仍會維持低位運行。“中國外匯占款數量大幅下降為未來的‘降準’打開了較大空間。”
在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劉利剛(微博)看來,如果外匯占款延續下降趨勢,“我們認為央行可能需要再降準1.5%至2%,相當于大約三次降準。”
預警“熱錢”大量流出
那么,到底有多少“熱錢”流出?
4月份我國貿易順差184億美元,FDI(外商直接投資)84億美元。海通證券測算,假設4月份的外匯跨境凈收入等于貿易順差與FDI流入的和,收匯結匯率在60%,則4月份應該有1013.52億元新增外匯占款。但是,實際外匯占款下降超過600億元人民幣,表明風險偏好下降和人民幣貶值預期下,“熱錢”大量流出。
而造成“熱錢”流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國泰君安分析,目前美國經濟處于穩定增長低通脹軌道,但歐債危機不斷反復,海外風險對“熱錢”回流中國構成拖累。同時,受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中國貿易逐步走向平衡的影響,人民幣升值預期減弱,也不利于“熱錢”大幅流入。
但值得提醒的是,外匯占款減少是貿易項下外匯凈收入減少、對外直接投資增加、其他項下流入減少或流出增加等綜合因素導致,這些并非全部是“熱錢”。
延伸閱讀
- 上一篇:房企拿地降至2008年來最低點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