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率下降≠就業復蘇
來源:上海證券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上周五公布的美國非農就業數據顯示4月全美失業率進一步下降0.1個百分點至8.1%。不過市場對此并不買單,對美國就業市場前景的擔憂不降反升。事實上,官方的失業率數據并非衡量美國就業市場真實…
上周五公布的美國非農就業數據顯示4月全美失業率進一步下降0.1個百分點至8.1%。不過市場對此并不“買單”,對美國就業市場前景的擔憂不降反升。
事實上,官方的失業率數據并非衡量美國就業市場真實情況的最精準指標。根據美國官方統計口徑,放棄尋找工作的長期失業者將會被統計部門從勞動力人口中剔除,失業率的下降將不單純是因為新增就業崗位的增加,而很可能是因為大量勞動力人口因未能積極尋找工作而“被退出”統計范圍。4月失業率雖進一步下降,但這主要是因為當月有34.2萬人放棄尋找工作。如果換一個指標看,當月美國適齡人口就業參與率僅為63.6%,創下1981年以來最低水平。
相比之下,U-6數據對勞動力市場圖景的展現更加真實。U-6數據將放棄尋找工作的失業人口以及因無法找到全職工作而進行兼職工作的人口統計在內,這些人口恰是受經濟環境影響最多的群體。根據美國勞工部的數據,4月美國U-6失業率為14.5%,與上月持平,這意味著美國有2280萬人要么失業,要么停止尋找工作,要么在做兼職。可以說,勞動力市場在過去數月內并無顯著改善。
同時,美國新增就業崗位在1月和2月達到27.5萬個和25.9萬個的超預期水平后,3月和4月分別僅有15.4萬個和11.5萬個。由此來看,美國勞動力市場似乎又重新回到了疲弱的狀態。
究其原因,去年底今年初就業市場的暫時回暖主要是暖冬天氣所致。由于天氣溫暖等原因,企業開工活動和個人消費活動都沒有受到太多負面影響,且歐債危機暫時停止呼嘯,也令一些企業和個人對美國經濟前景感到樂觀,從而增加招聘和開支。但在暫時性因素消退后,勞動力市場的復蘇顯示出動力不足。
目前美國勞動力市場面臨著高失業與缺工并存的狀況,由于服務外包、科技與機械的進步,降低了人力需求,導致失業人口增加。同時,因勞動力缺乏就業市場所需的技能,一些發展迅速、用工量較大的行業部門反而有大量空余崗位無人填補。比如在科技、醫療保健和會計等專業服務領域,“用工荒”的現象一直存在。在美國,擁有大學學士以上學位的人群失業率僅為4%,但僅擁有高中學歷的人群失業率高達7.9%。
此外,美國不同行業就業狀況參差不齊,復蘇不均。今年前四個月,美國私營部門新增就業崗位為82.7萬個,其中專業和企業服務部門增加就業崗位26.7萬個,建筑業僅增加1.2萬個崗位。
在本輪經濟衰退中,美國總計損失了880萬個工作崗位,到目前為止僅恢復了370萬個。而眼下約有1250萬美國人仍處失業狀態,其中超過40%的人已失業六個月以上。對于美國而言,每個月至少要保障15萬個新增就業崗位,才能確保新勞動力能夠進入市場。面對即將到來的畢業季,美國就業市場壓力將進一步加大。
整體看,美國結構性失業問題仍然嚴重且經濟復蘇進程依舊緩慢,就業市場要走出低谷將需很長時間。失業率長期居高不下,特別是結構性失業的存在將成為美國消費市場復蘇的最大阻礙。更可怕的是,長期失業將導致更多人喪失再就業能力,這對美國經濟重回正常增長將形成拖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