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副部長:今年小微企業所得稅將減半
來源:網易財經|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首屆嶺南論壇25日在中山大學舉行,財政部副部長李勇在作主題演講時表示,今年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將著重結構性減稅,給小微企業減稅。 李勇說,2012積極的財政政策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李勇說,2012積極的財政政策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完善結構性減稅,小微企業所得稅減半,并大力推進增值稅改革;二是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費能力,提高就業;三是進一步優化支支出結構,保障民生;四是擴大財政政策預算支出,如教育、醫療等方面。
在回答財政收入遠高于GDP增長、該如何控制的問題時,李勇笑稱,這個問題很簡單,首先中國的經濟增長是一個奇跡,另外,這些錢大部分已花到老百姓身上。比如農村教育和農民社保都是一個巨大的開支,目前所有的農民都已有醫療保險,所有山區孩子也都已實現九年免費教育。
李勇指出,針對保障和增加農民收入,國家實施的政策前端補貼,過程保險,確保旱澇保收,后端穩定糧食收購價格的政策。至今農業保險已經覆蓋1.5萬次農民,保費1.5至2萬億。
以下是李勇發言全文:
李勇(財政部副部長)
尊敬的各位領導、嘉賓,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非常榮幸,也非常高興參加這次嶺南論壇的首屆論壇。作為第一個發言人,我心里很糾結,肖捷同志安排我第一位,他讓我在前面,他說財稅財稅,財在前面,稅在后面,實際上沒有他這樣辛勤的勞動和工作,干得這么出色,財政收入有這么高的增長嗎?不可能!首先對他表示感謝!
我講兩個部分:第一塊財政政策與當前的形勢和要求。
大家都知道,財政政策是我們宏觀經濟政策、宏觀調控的主要工作之一,促進經濟發展穩定,優化經濟結構和調節收入分配,這些我們關注的方面,財政政策會起到很大的作用,特別是他們的目標定位準確,針對性強,有直接有效的優勢,對經濟發展的薄弱環節可以實施點調控,可以在調整和優化經濟結構方面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針對經濟運行的不同形態,需要及時采取適當的財政政策。
我們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可以看到,我們財政政策實際上根據我們國內外的形勢不斷調整。大家都熟悉,我們實施過適度從緊的財政政策,也實施過積極的財政政策,還有我們提出過穩健的財政政策,這個是包括西方也沒有,西方經濟學里面也沒有講過穩健的財政政策,但是我們政府采取過這項政策,而且與我們的貨幣政策、產業政策協調配合以后,促進我們的經濟健康、穩定的發展。
2008年第四季度以后,我們都知道金融危機是從那個時候露出水面,黨中央、國務院認真的判斷,果斷的決策,也成立了金融危機應對小組,而且我們國家制定了應對國家金融危機一攬子計劃,及時調整了宏觀經濟的政策導向,有一項實施了積極的財政政策,而且與其他的各項政策相配合以后,有力的推動了我國經濟及早復蘇,而且向好的方面發展。
從目前的情況看,我在好幾個場合都談到,我們應對金融危機的政策,效果是積極的,有效的。相比較而言,從全球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以及我們新興國家之間的經濟比較,我們的政策可以說是更顯示出我們的優越性和有效性。
2011年我們圍繞的主題和主線,一個是科學發展,一個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我們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從目前情況看,我們也可以看到,經濟從較快的增長,架構趨穩,效果趨好,民生改善非常明顯,實現了“十二五”的良好開局。2012年是我國實現“十二五”承上啟下的一年,我們有兩個情況必須考慮:
一個就是國際的形勢,從世界經濟復蘇的艱難曲折,國際金融危機的負面效應還在延伸和發展,一些國家的債務危機在短期內緩解還比較困難。從根本上解決還有一段時間。我們可以看到,主要發展國家的失業率居高不下,動力不足,新興經濟體面臨經濟的回落較大壓力,國際貿易投資保護主義強。
另外從深層次角度來看,我們還沒有談及到這些改革的根本問題,比如說四大塊改革,我們現在還是很難說它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國企貨幣體系、國際金融組織、國際貨物貿易的改革,這些還是任重道遠。尤其是金融危機所涉及的金融體系的改革里面,我們20國集團首次峰會定下了44項工作內容,到目前為止,現在還沒有進入到深層次,只是往前推進。有的資產的清理工作到現在為止還沒有進行。中介機構、評級機構、事務所、律師等等這些中介機構的規范還遠遠不到位。
到目前為止,國際的形勢還是令人擔憂的,需要我們慎重對待。
國內看,我們的發展仍然處于重要的戰略機遇期。在這個期間,我們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推進,產業結構升級有巨大大潛力和需求。到目前為止,我們整體的情況還是非常好,30年的改革開放,我們的物質基礎條件和體制都有了改善,抗風險有提高,財政收入良好,社會資金穩定,但解決體制結構性的矛盾,緩解發展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還有很多難度,困難、挑戰比較大。
經濟運行有新的情況,經濟增長下調,物價水平還在高位,房地產現在又是處于一個比較關鍵的調控階段,農業穩定增長也是一個問題,農民的收入增加,就業的壓力,包括我們結構性的矛盾,就業結構性的矛盾,怎么說呢?現在我們不是說越來越多的農民工就行,我們產業的轉型升級換代需要大量的技術工人,我們有教育系統在培養,但是遠遠達到不到我們經濟轉型、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能源和資源的消費總量增長很快,特別是水資源我們現在要考慮的。所以這么多的問題,我們需要綜合判斷,把目前的形勢要分析得很清楚。
其中有三個大的關系問題要考慮:
一是長期性和短期性的問題交織,結構性、周期性因素相互作用,國際國內因素相互關聯,這需要我們很好的把握我們的宏觀經濟政策。其中我們現在執行的中央的政策,穩中求進。實際上我的理解就是,穩是基礎,但是并不是說穩,而是后面的進,要改革創新,不斷推進我們經濟方式轉變,改善民生上要有成效,是這么一個基調。
從這個基調來講,我們怎么樣的財政能夠把中央的穩中求進貫徹落實,就是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主要考慮到世界經濟形勢存在的不確定性,我們目前中遇到的眾多問題,我們要把我們現在的財政政策細化,要有重點的進行調整和改革。
所以2012年的預算里面,中央加大了財政支出的力度,增長了14.1%。另外,財政收支差額規模比2012年增加500億,赤字比也進一步的下降,到5%左右。所以我們大量增加民生工程的支出,同時我們考慮到財政發展的可持續性,這里有一個協調和配合的問題。
這是我講的第一個方面。
第二個方面,我們現在財政抓手在什么地方,具體怎么落實穩中求進?我介紹一下積極的財政政策在2012年里面,要著重把握的四個方面:
一個就完善結構性減稅,減輕企業和居民負擔。落實新的個人所得稅法,實施好提高增值稅、營業稅,減少微型企業的稅賦,對小微企業稅收減半增收,對小微企業要加大扶持力度。還有一個是營業稅改增值稅。擴大試點范圍,促進現代服務業的發展,降低一部分商品關稅,增加能源資源性產品,設備零部件的進口。擴大物流企業營業稅差額納稅范圍試點等等。同時依法落實好各項稅費減廢政策。這是第一個方面,關于稅收落實。
第二個方面,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費能力,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落實最低工資制度,促進提高低收入者勞動報酬。這里面我想著重多說幾句,關于落實強農惠農的措施。這里面加強農村水利設施建設,完善農作物補貼、綜合補貼、糧種補貼、農機具補貼,我們要穩步增長這些補貼,穩步提高糧食收購價,就是從生產的前段有補貼,生產產品出來有一個收購價的穩定。中間這個階段我們做什么呢?就是農業保險,農民實施了農業保險以后,他可以旱澇保收,中央不斷的加大補貼力度,中央、地方政府、農戶各出1/3。我們的農戶參與的保險,覆蓋保險保障資金1.5-2萬億,所以農民是補貼在前,穩定收購價格在后,中間我們解決了旱澇保收。
還有一個是從7月1日起實施居民和農村養老保險全覆蓋,適當提高農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我們城鄉養老保險制度的全覆蓋,我們如果以人口來計算,農民大概是7億,相當于3個美國,相當于多少個歐洲國家,這些農民都要在我們養老保障的覆蓋下,得到一定的保障,這個是需要大量的財政支出的。
另外我們還擴大財政補助的方面,減輕居民在教育、醫療等方面的負擔。
第三個抓手就是進一步優化支出結構,著力保證和改善民生,保持較大的財政支出力度,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像農村地區和困難群眾傾斜,通過就業保障,保障安居工程,體現在三大類:
第一項是與人民群眾直接相關的教育醫療保障,我就不細說了,我報告一些這個數字,這方面的民生安排是13848億元,增長了19.8%,增長幅度是比較大的。
第二項就是水利、公共交通、農村事務方面的相關安排12524億元。
第三項就是我們對地區稅收的返還和一般性的支出。特別是我剛才講到的三農,支出12226.4億元,比2011年增長了17.9%,這個數字還不包括各級地方政府在投入的三農的支出。
第四個抓手,我們現在都聽得比較多的,就是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區域協調發展。因為我們經濟結構調整跟區域的協調發展,我們政府這些年來一直在努力縮減東西部的地區與中東部的差距。我們主要是兩手抓,一個是預算,一個是支出。
支出的優化,有這么四個方面:一、大力支持自主創新和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第二,積極推動節能減排,加快發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等清潔能源。三、加大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實施稅費減免,實現穩定經濟發展。第四大力支持新興產業的發展,支持重大文化產業的帶動作用。
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是我們產業結構調整的一個重要方向,這一塊我們商務部也會介紹的。因為服務業的發展比例占的比重多少,可以看出這個國家的其他的整體的經濟結構,一個是從農業大國往工業大國,往現代化大國發展的情況。這是我們財政的四個抓手,2012年我們財政政策要試試的方面,所以我們將適時調整我們調整政策的力度和節奏,同時進行微調,適調。
最后我衷心希望,通過這次論壇,政府界和理論界的溝通,坦誠的對話,為我們國家的發展建言獻策,為廣東的發展可持續發展,均衡的發展建言獻策,祝愿嶺南論壇越辦越好,謝謝你們對我們財政政策的支持和理解及關心,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