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警惕產業空心化
來源:新華網|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正如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張平在報告中說的,如果不能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我國今后發展的代價就會越來越大,空間就會越來越小,道路就會越來越艱難,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已刻不容緩。全國…
“正如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張平在報告中說的,如果不能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我國今后發展的代價就會越來越大,空間就會越來越小,道路就會越來越艱難,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已刻不容緩。”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胡彥林說。
一些委員在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29日分組審議國務院關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工作進展情況的報告時建議:盡快完善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政績考核機制,決不能以犧牲環境、浪費資源能源為代價發展經濟,決不能以擴大社會矛盾發展經濟,決不能以增加歷史欠賬發展經濟。
“三化”不同步制約發展的關鍵問題就無法解決
尹成杰委員在審議報告時指出,近年來,我國在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實現糧食生產“八連增”、農民增收“八連快”。但我國還面臨農業現代化與工業化、城鎮化(三化)發展不協調、不同步的問題。
“不解決‘三化’同步問題,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問題就無法解決。我國經濟發展方式上存在的諸多問題,大多與‘三化’不同步密切相關”。他說。
他認為,由于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滯后,農村消費對經濟拉動的作用就難以發揮。第一產業不穩、產業結構失衡的問題就相當突出;一些地方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帶來的能源消耗偏高、環境污染加重、生態環境脆弱、耕地資源保護嚴峻等問題十分明顯;由于農業、農村建設滯后,就使得城鄉區域發展不協調加劇,城鄉收入差距較大的局面不能根本扭轉,區域發展絕對差距仍在擴大,中西部地區公共服務與東部地區差距拉大,農村地區居民享受的公共服務遠遠落后于城鎮居民。
他認為,把握了“三化”同步推進,就把握了經濟發展方式的重大轉變,把握了城鄉統籌協調發展,把握了資源環境的保護和優化,把握了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民持續增收,把握了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把握了內需結構的合理培育和潛力擴大。
他呼吁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加強農業基礎設施特別是水利設施的建設,加快農村教育、衛生、科技、文化的發展,加強農村公益服務體系建設,特別是科技推廣服務體系。
警惕產業空心化確立實業立國道路
辜勝阻委員說,國務院關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工作進展情況的報告非常重要。整個“十二五”規劃如果用一句話概括就是謀劃轉型升級問題。
他說,實體經濟是“皮”,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如果實體經濟空心化,轉型升級就失去了根基。我今年去了15個省區市,對幾百個實體企業進行了調研,發現部分民間資本逃離實體經濟等一系列問題。“有的企業看起來是做實業,其實已經是一個做金融、做投資、做其他投資的平臺,實業已經放棄,去做快錢游戲了。”
他說,一些中小企業拿到的銀行貸款沒有流入實體經濟,而是用來炒礦、炒農副產品、炒其他東西去了。不久前的溫州借貸危機,表面上看是民間高利貸的問題,實際上是實體經濟空心化,這在全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我們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非常重要的就是要把實體經濟這個基礎做得非常堅實,努力營造腳踏實地、勤勞創業、實業致富的社會氛圍。”他說。
他建議投融資渠道要并重,改善實業投資環境。國家應考慮給實體經濟的企業減稅,同時要加快改革,特別是利率市場化改革,拆除阻礙民間資本投資的“玻璃門”和“彈簧門”。
鄭功成委員說,國際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表明,實體經濟要是不牢靠的話,虛擬經濟再繁榮也不能替代實體經濟。100多年來,德國立于強盛不敗之地,一個法寶就是扎扎實實發展實體經濟。“哪怕一個螺絲釘都是世界上最好的。”我國一定要明確實業立國的發展道路。
加大自主創新力度更加注重發揮市場機制
齊續春委員說,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和手機生產和消費大國,但汽車核心部件都無法生產。全行業大約70%的利潤被外國企業拿走了。想到這些,“我心里很不舒服”。
“一定要把自主創新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中心環節,在科技創新上下大工夫,培育企業自主創新的能力。”他說。
警惕產業空心化確立實業立國道路
辜勝阻委員說,國務院關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工作進展情況的報告非常重要。整個“十二五”規劃如果用一句話概括就是謀劃轉型升級問題。
他說,實體經濟是“皮”,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如果實體經濟空心化,轉型升級就失去了根基。我今年去了15個省區市,對幾百個實體企業進行了調研,發現部分民間資本逃離實體經濟等一系列問題。“有的企業看起來是做實業,其實已經是一個做金融、做投資、做其他投資的平臺,實業已經放棄,去做快錢游戲了。”
他說,一些中小企業拿到的銀行貸款沒有流入實體經濟,而是用來炒礦、炒農副產品、炒其他東西去了。不久前的溫州借貸危機,表面上看是民間高利貸的問題,實際上是實體經濟空心化,這在全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我們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非常重要的就是要把實體經濟這個基礎做得非常堅實,努力營造腳踏實地、勤勞創業、實業致富的社會氛圍。”他說。
他建議投融資渠道要并重,改善實業投資環境。國家應考慮給實體經濟的企業減稅,同時要加快改革,特別是利率市場化改革,拆除阻礙民間資本投資的“玻璃門”和“彈簧門”。
鄭功成委員說,國際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表明,實體經濟要是不牢靠的話,虛擬經濟再繁榮也不能替代實體經濟。100多年來,德國立于強盛不敗之地,一個法寶就是扎扎實實發展實體經濟。“哪怕一個螺絲釘都是世界上最好的。”我國一定要明確實業立國的發展道路。
加大自主創新力度更加注重發揮市場機制
齊續春委員說,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和手機生產和消費大國,但汽車核心部件都無法生產。全行業大約70%的利潤被外國企業拿走了。想到這些,“我心里很不舒服”。
“一定要把自主創新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中心環節,在科技創新上下大工夫,培育企業自主創新的能力。”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