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準率下降通道打開 銀行信貸或“定向寬松”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11月30日,央行三年來首度下調存款準備金率,雖然市場觀點普遍認為此次下調存款準備金仍難言貨幣政策轉向寬松,但記者采訪的多位專家及銀行業人士均認為,此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意味著存款準備…
11月30日,央行三年來首度下調存款準備金率,雖然市場觀點普遍認為此次下調存款準備金仍難言貨幣政策轉向寬松,但記者采訪的多位專家及銀行業人士均認為,此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意味著存款準備金率下降通道已經打開,而在存款準備金率“松綁”之后,銀行信貸或將在某些特定的領域“定向寬松”。
“央行宣布下調存款準備金率,釋放了近期我國貨幣政策取向轉變的明確信號,符合我們的預期。”交行金研中心研究員仇高擎表示。他認為此次存款準備金率下調主要是考慮到當前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水平處于歷史高點、前期銀行準備金繳存基數擴大、10月外匯占款在近年來首次大幅少增、公開市場到期資金明顯減少和存款負增長等因素導致銀行流動性偏緊,超額準備金率不斷降低,越來越多的銀行存貸比超過75%的上限,信貸投放能力受到制約。“近期我國經濟運行的各項指標預示著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轉為宏觀調控的主要任務,而我國CPI下行趨勢的確立也打開了央行逐步放寬貨幣政策的更大空間。”仇高擎表示。
對于此次存款準備金率下調的根本原因,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主要是由于海外金融市場的緊張和對人民幣升值預期的趨淡使得國際資本外流,由此導致外匯占款和貨幣投放減少,此時需要央行以準備金率的下調來進行對沖,保持市場流動性處于合理水平。
魯政委指出,準備金率的全面下調,當然表明了貨幣政策更加寬松。由此也將釋放大約3500億元的流動性。但是,考慮到目前約束銀行貸款的主要因素其實是存貸比和資本充足率,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并不是最重要的制約因素,因而,如果沒有其他政策的配合,單純準備金率的下調并不會立即就帶來貸款的迅速增加。“如果將貸款的顯著回升視為政策全面寬松表征的話,那么,當前準備金率的下調只是表明更寬松,還不是全面寬松。”魯政委表示。
展望2012年,多家機構均預測,存款準備金率下降通道已經打開。“本次準備金率下調只是開始而非結束,我們預期政策基準利率短期內還不會調整。”魯政委表示。而交行金研中心則預計2012年底之前,法定準備金率仍可能下調5次以內,每次0.5個百分點。
交行金研中心認為,準備金率適度下調有利于緩解銀行流動性壓力,增強銀行信貸投放能力,增強對小企業、三農、戰略新興產業以及國家重點建設項目的信貸支持,促進貨幣信貸合理增長和宏觀經濟穩定發展。
“存款準備金率下調對銀行當然是好事,目前的存款準備金率實在太高了,銀行幾乎已經無法承受了。”某國有大行公司部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位負責人表示,此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可以釋放一部分資金用于增加信貸投放。“這些資金將主要用于投放在小企業、戰略新興產業以及政策引導和扶持的項目上。”這位人士表示。“對于房地產等重點調控的行業短期內政策不會改變,也是今年底到明年我們銀行要繼續重點控制的對象。”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