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強勢應對貿易保護 從被動“接招”到主動“出拳”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在日益嚴峻的貿易摩擦之下,無論中國官方還是企業都強硬了起來。29日,中國晶硅光伏電池產業多家企業在京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在100余家中外媒體前高調亮相,發布中國企業的應對聲明。而中國…
在日益嚴峻的貿易摩擦之下,無論中國官方還是企業都強硬了起來。
29日,中國晶硅光伏電池產業多家企業在京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在100余家中外媒體前高調亮相,發布中國企業的應對聲明。而中國商務部更是啟動了對美國可再生能源扶持政策及補貼措施啟動貿易壁壘調查,從實際行動上予以回擊。
商務部部長陳德銘近日的一個表態彰顯了中國態度,“若其他國家對中國出口企業采取貿易保護主義措施,中國將會回擊。”
據WTO統計,今年來,截至10月31日,美國共發起14起貿易救濟案件,其中7起針對中國大陸。除美國外,11月以來,巴西、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也先后對我國出口的圓銅管、油管短節、鋁輪轂展開了貿易救濟調查或制裁。
據統計,自從加入世貿組織到2010年底,我國共遭受國外的貿易救濟調查案件692起,涉案金額達389.8億美元。截至2010年,我國已連續16年成為全球遭遇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連續五年成為全球遭遇反補貼最多的國家。
應對摩擦多了,我國有關部門和企業日漸成熟,從被動“接招”到主動“出拳”,有了自己的策略和應對。
商務部研究院院長霍建國對記者說,加入世貿組織十年來,中國企業成熟很多,最初面對貿易摩擦時可能還會緊張擔心和不知所措,現在已經積極抱團應對。而政府部門也更加有策略和手段,知道適時予以回擊。
商務部進出口公平貿易局局長周曉燕說,目前,我國已經建立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行業協會、商會以及企業“四體聯動”的工作機制。一旦有企業遇到了貿易摩擦,商務部首先會通過商會、協會、地方政府通知涉案企業,要求他們積極參與應訴,組織、協調他們去應訴,包括為他們應訴提供一些技術上的指導和服務。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