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認為經濟體制改革需政策“組合拳”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多位專家和官員26日在出席中國經濟學家年度論壇暨中國經濟理論創新獎(2011)頒獎典禮時表示,未來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經濟結構轉型等需系統設計,打好政策組合拳,并盡量防范潛在的風險。同…
多位專家和官員26日在出席中國經濟學家年度論壇暨中國經濟理論創新獎(2011)頒獎典禮時表示,未來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經濟結構轉型等需系統設計,打好政策“組合拳”,并盡量防范潛在的風險。同時,多層次融資體系、民間資本引導機制、城鄉保障一體化等方面的推進步伐需要加快。
大力推進經濟體制改革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民建中央副主席辜勝阻認為,在未來的經濟體制改革中,首先,要破除改革設計的“碎片化”,應系統設計、通盤考慮,打好政策“組合拳”,防止“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短期政策。其次,要破除改革目標的“應急化”,“要有長遠的戰略目光,抓住和解決事關長遠的重大問題,防止改革停留在部門層面的小修小補,以致出現按下葫蘆浮起瓢的局面。”然后,要破除推動主體的“部門化”,防止讓既得利益者設計和推進改革,防止部門利益對改革的鎖定。
辜勝阻指出,未來最重要的改革有三項。一是加快壟斷行業改革,拓寬投資渠道。“當前不僅要解決融資渠道的問題,而且要拓寬投資渠道,解決大量的民間資本彷徨、糾結,錢沒地方投的問題。”二是進行財稅和分配制度改革。三是進行金融體制的改革,構建多層次融資體系。
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陳繼勇認為,歐洲債務危機的爆發,應該對我國未來的經濟體制改革有所啟示,未來我國需要在多方面有所改善。第一,加強政府債務風險管理,穩定債務結構,減少金融危機風險,維護經濟穩定發展。第二,確定政府債務風險臨界值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改革不能靠某一方面的“單兵突擊”。第三,外匯投資問題,“怎樣化解風險提高我們的收益,這是值得研究的問題。”第四,通過深化改革實施調整結構,拉動內需。
加快城鄉社會保障一體化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厲以寧認為,城鄉保障沒有形成一體化,就會造成二次分配彌補不了一次分配缺陷。因此,必須加快城鄉社會保障的一體化。下一步改革必須給農民以產權,“農民沒產權是沒有道理的。”另外,包括教育資源、醫療資源等方面也一定要均衡分布。
針對農村基層醫療改革,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孫志剛指出,當前我國的基層醫改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第一,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報銷比例提高到了50%至60%,預計今年底可以達到70%;第二,增加了對基層醫療機構建設的投資,改善了基層醫療機構就醫環境和條件;第三,開展了公眾衛生服務均等化的建設,通過這一系列的配套改革,“到今年年底,各地都可以基本完成綜合改革的任務,成效十分明顯。”
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