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未來將迎資產去泡沫化過程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日前,在中國銀行2011中銀財富秋季投資論壇上,中信建投研究發展部董事總經理周金濤、國資委研究中心宏觀戰略部前部長趙曉、黃金分析師戴劍鋒就當前全球和中國經濟形勢,以及2012年的投資策略…
日前,在中國銀行2011中銀財富秋季投資論壇上,中信建投研究發展部董事總經理周金濤、國資委研究中心宏觀戰略部前部長趙曉、黃金分析師戴劍鋒就當前全球和中國經濟形勢,以及2012年的投資策略進行了討論。
對于世界經濟,與會專家普遍認為,金融危機余波不斷,世界經濟仍將在較長時間維持低迷;中國經濟方面,專家認為,內需和消費的提振將決定中國經濟的轉型,但直到目前,由于貧富差距、農民收入增速緩慢、城市化進程尚未完成等因素影響,消費的增加仍面臨困難。
至于明年的投資策略,專家們認為,如果貨幣政策寬松得到確認的話,資本市場可能在明年上半年迎來機會,但是長期來看,中國的資產價格仍然偏高,長期仍然處在一個去泡沫化的過程中。
全球經濟低迷將在較長時間持續
在全球化世界中,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唇亡齒寒”,而近期國際經濟動蕩加劇,意大利10年期國債收益率超過7%、希臘債務重組等事件陸續投下了多顆“震撼彈”。
周金濤認為,歐債危機會持續地發作,但是不會出現系統性風險,“小的波瀾會不斷出現,這是由危機長期性所決定的”。相比于對歐洲的悲觀,周金濤對于美國經濟復蘇較樂觀,他提醒投資者注意美國建筑業周期的啟動。“周期的啟動意味著美國經濟緩慢轉好,通脹水平會隨之上升,這就意味著寬松貨幣政策不能再持續下去,而美元就有觸底反彈的可能性。”
趙曉認為,目前國際經濟的形勢比2008年更危險,一場私人領域的債務危機已經演變成了政府和銀行的危機。“解決次貸危機的手段本質上是用政府的債務來掩蓋私人債務,是用另外一種危機掩蓋前一種危機,用政府的危機代替了市場危機,用財政危機代替銀行危機,但是危機本身沒有任何改變。”
在他看來,美國雖然采取了兩輪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但投資并不活躍,制造業景氣度不高,房地產依然非常疲軟,美國貨幣政策已“山窮水盡”,流動性的釋放不但沒有提振經濟,反而抬高了物價。“這場由經濟引發的危機很有可能演化成為政治危機。”
中國經濟轉型有待內需提振
世界經濟低迷之時,中國也無法“風景這邊獨好”。從最新的數據來看,中國經濟增長的減速比較明顯,從10月數據來看,工業增長出現了減速,發電量同比增速也出現了2.2個百分點的回落。
從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來看,投資增速出現了小幅上升;出口方面,從一些領先指標和其他總量層面的數據推測未來一段時間出口增長較為悲觀;而從最新的數據來看,消費的名義增速也在下降。
周金濤表示,從投資拉動增長向消費拉動增長是一個正確的方向,但從實現角度說有困難。趙曉則表示:“在外需不行、房地產受打壓之時,內需也跟不上來,內外需雙緊縮中國經濟就會有很大的麻煩。而中國經濟轉型關鍵在于從外需增長轉向內需增長,因此未來提振消費關鍵在于推進城市化進程,同時還要提高農民收入。”
2011年投資收益好于2010年
在明確了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后,與會專家又就明年的投資策略做出了分析。
周金濤認為,明年的投資收益率應該比今年好,而且明年市場機會主要在上半年,“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一二季度中國經濟是穩定的,政策是有放松空間的,所以股票市場是有機會的”。而趙曉則預測,今年11、12月,市場上的流動性一定要放松,否則商業銀行就無錢可貸了,而政策轉向將是必然。
在周金濤看來,目前中國資產價格普遍較高,投資者手中的現金投資任何資產都沒有大的趨勢性機會,而在今后幾年,中國將迎來一個較長時間段的資產去泡沫化的過程,因此,可抄底的現金是最值錢的資產。“保證你的現金充足,那么到了2014年,你會發現在資產領域會有一個抄底的機會。”
戴劍鋒則談到了黃金投資,他認為當前是購買黃金的比較好的機會,他預測,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第一季度黃金到達每盎司2100、2200美元的概率較大。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延伸閱讀
- 上一篇:存準率下調動力趨強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