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承德:東盟發展離不開中國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美國近來重返亞太動作頻頻是既定方針的表現。近年世界戰略重心東移的趨勢很明顯,亞太地區特別是大東亞地區,包括中國、印度、俄羅斯、日本、韓國和東盟各國在內的地區經濟總量已經基本與美國…
美國近來“重返亞太”動作頻頻是既定方針的表現。
近年世界戰略重心東移的趨勢很明顯,亞太地區特別是大東亞地區,包括中國、印度、俄羅斯、日本、韓國和東盟各國在內的地區經濟總量已經基本與美國、歐盟并駕齊驅,外匯儲備和投資總量也已超越美國,亞太地區正成為世界的經濟中心,國際地位也進一步提高。美國逐漸意識到之前在政治、經濟、外交和軍事上的東移步伐已經趕不上亞太發展的潮流。
美國重返亞太的戰略意圖是加強對亞太政治經濟的主導地位和作用,而中國在東亞地區的崛起勢頭又十分強勁,所以在這個點上,美國的矛頭是指向中國的。另外一個關鍵的點是,亞太地區的區域聯合勢頭正在加速并取得明顯進展,如中國和東盟建立自貿區提上日程,東亞峰會提出建立大東亞共同體目標等事件,美國都沒有參與其中,美國害怕被聯合起來的東亞地區排斥在外,所以加緊重返亞太的步伐,既體現了美國戰略重心東移的緊迫感,也是美國重返亞太的主要動因。
但是,美國要進一步加強對亞太地區的主導和控制是有困難的。首先,東亞國家的主流意識是自主,它們既不愿成為美國的附庸,也不愿成為美國對付中國的“馬前卒”;其次,中國一貫支持以東盟而不是以美國為主導的亞太地區經濟合作模式,溫家寶總理亦在本屆東亞峰會上明確提出,在當前形勢下,東亞峰會繼續堅持領導人引領的戰略論壇性質。
盡管在這個區域內部,有一些國家對中國的和平崛起懷有隱慮和不安全感,并因此加強了與美國的合作關系,但它們把美國“引進來”的目的是要平衡中美兩個大國之間的力量,而不是最終成為美國包圍中國的“棋子”——因為在地緣政治上,若中美對抗,它們將首當其沖,對它們十分不利;而目前東盟對中國的依存度也極高,中國是東盟最大的貿易伙伴,也是重要的投資來源地,經濟利益壓倒一切,東盟的發展離不開中國。
美國高調重返亞太,強化與亞太地區同盟的關系,無疑會擴大美國在這一地區的存在和影響力,中國周邊環境的不利影響和戰略壓力也隨之增大。但是,總體來說,這并不會改變周邊環境對我們“機遇大于挑戰”的態勢。首先,亞太地區其他國家和中國的關系十分密切,互相離不開,它們非常清楚與中國對抗沒有贏家,而且會付出代價,“和則兩利,斗則兩害”;其次,美國現階段加強在亞太地區的布局是防范性質,主要是為了加強遏制中國,而不是與中國對抗,遏制本身并不是直接對抗,而是為了拖延中國的發展步伐和崛起進程。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延伸閱讀
- 上一篇:劉明康:房價下跌五成可承受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