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省份債務率偏高 局部風險引發關注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最近一段時間,歐洲債務危機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劇烈波動,也導致公眾對“債務”這個字眼相當敏感。我國的地方債務,雖然遠沒有達到歐債危機的嚴重程度,風險總體可控,但是全局穩定下卻不能忽視…
最近一段時間,歐洲債務危機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劇烈波動,也導致公眾對“債務”這個字眼相當敏感。我國的地方債務,雖然遠沒有達到歐債危機的嚴重程度,風險總體可控,但是全局穩定下卻不能忽視部分地方存在的漏洞——地方政府債務率偏高,償債能力不足。
這樣的局部風險,給中國銀行業帶來隱憂。同時,市場對融資平臺貸款的擔憂情緒,也是造成目前銀行股估值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審計署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底,全國地方政府性債務余額107174.91億元,其中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67109.51億元,占地方綜合財力的比重為52.25%。
發改委財金司司長徐林此前表示,審計署的審計結論表明,我國地方政府的累積債務相對于償付能力來看,風險是總體可控的。從相關債務指標來看,我國包括中央政府債務和地方政府債務在內的政府債務余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不到50%,遠低于發生債務危機的歐美國家。
但是,在“風險總體可控”的大格局下,有些數字很“扎眼”。
海南2010年省級預算執行報告顯示,截至2010年底,海南省政府性債務余額為952.92億元,其中政府負償還責任的債務和擔保責任債務分別為685.03億元和224.12億元。海南省政府負有償還責任和擔保責任的債務占綜合財力的比重高達93.18%,其債務率在目前已發布地方政府性債務賬單的省份中排名第一。
吉林省審計廳也曾表示,部分地方政府償債能力不足。從審計情況來看,有的地方債務率高于100%,債務償還對土地出讓收入依賴較大。特別是近幾年,吉林省的政府性債務陸續進入償債高峰期,償債壓力較大,存在一定的債務風險。
在地方政府的債務里,銀行貸款占據的比例并不低。據審計署統計,2010年底地方政府性債務余額中,銀行貸款為84679.99億元,占79.01%。海南省曾公布,截至去年年底,海南地方政府83.75%的債務為銀行貸款。
同時,地方政府的貸款多數以土地作為抵押物。在嚴厲的房地產調控政策下,對土地財政依賴程度較高的地方政府償還債務的風險增加。
金元證券分析師曾強測算,以土地出讓金作為償債來源的債務規模較大。2008年至2010年間,土地市場恢復活躍,景氣度不斷上升,去年政府土地出讓金收入已達2.9萬億元,超出預算1倍多。許多地方政府以土地出讓金作為未來償債來源去融資,2010年底融資規模已達2.5萬億元,如果按照現有五年期以上貸款利率計算,一年就需償還超過1700億元的利息。
2011年以來,土地市場發生了顯著的變化,以低價、底價成交的情況非常普遍,且不乏流拍的土地。面對土地出讓金可能較去年減少的狀況,市場對于地方政府的償債能力有所擔憂。
為此,銀監會主席劉明康曾在三季度經濟形勢通報會上警示,“銀行要審慎地開展與地方政府之間的戰略合作,加強土地抵押貸款管理,切實根據現金流覆蓋情況分類計提風險資本。”
記者獲悉,銀監會要求,下一步全面推進融資平臺“存量”問題的整改。要求各銀行以平臺客戶為單位,逐戶制訂整改計劃,對貸款條件、貸款合同、抵押擔保等方面進行全面整改。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與上市商業銀行光鮮的中期業績形成落差的是其低迷的股價。中信銀行董秘羅焱此前坦言,“中信銀行4年來業績翻了幾番,股價卻基本沒動。實際上銀行業整體估值都偏低,這是一個系統性問題。”其中,原因之一是外界對銀行業資產質量的擔心,尤其是對政府融資平臺貸款方面,市場存在一定顧慮。
來源:上海證券報
這樣的局部風險,給中國銀行業帶來隱憂。同時,市場對融資平臺貸款的擔憂情緒,也是造成目前銀行股估值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審計署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底,全國地方政府性債務余額107174.91億元,其中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67109.51億元,占地方綜合財力的比重為52.25%。
發改委財金司司長徐林此前表示,審計署的審計結論表明,我國地方政府的累積債務相對于償付能力來看,風險是總體可控的。從相關債務指標來看,我國包括中央政府債務和地方政府債務在內的政府債務余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不到50%,遠低于發生債務危機的歐美國家。
但是,在“風險總體可控”的大格局下,有些數字很“扎眼”。
海南2010年省級預算執行報告顯示,截至2010年底,海南省政府性債務余額為952.92億元,其中政府負償還責任的債務和擔保責任債務分別為685.03億元和224.12億元。海南省政府負有償還責任和擔保責任的債務占綜合財力的比重高達93.18%,其債務率在目前已發布地方政府性債務賬單的省份中排名第一。
吉林省審計廳也曾表示,部分地方政府償債能力不足。從審計情況來看,有的地方債務率高于100%,債務償還對土地出讓收入依賴較大。特別是近幾年,吉林省的政府性債務陸續進入償債高峰期,償債壓力較大,存在一定的債務風險。
在地方政府的債務里,銀行貸款占據的比例并不低。據審計署統計,2010年底地方政府性債務余額中,銀行貸款為84679.99億元,占79.01%。海南省曾公布,截至去年年底,海南地方政府83.75%的債務為銀行貸款。
同時,地方政府的貸款多數以土地作為抵押物。在嚴厲的房地產調控政策下,對土地財政依賴程度較高的地方政府償還債務的風險增加。
金元證券分析師曾強測算,以土地出讓金作為償債來源的債務規模較大。2008年至2010年間,土地市場恢復活躍,景氣度不斷上升,去年政府土地出讓金收入已達2.9萬億元,超出預算1倍多。許多地方政府以土地出讓金作為未來償債來源去融資,2010年底融資規模已達2.5萬億元,如果按照現有五年期以上貸款利率計算,一年就需償還超過1700億元的利息。
2011年以來,土地市場發生了顯著的變化,以低價、底價成交的情況非常普遍,且不乏流拍的土地。面對土地出讓金可能較去年減少的狀況,市場對于地方政府的償債能力有所擔憂。
為此,銀監會主席劉明康曾在三季度經濟形勢通報會上警示,“銀行要審慎地開展與地方政府之間的戰略合作,加強土地抵押貸款管理,切實根據現金流覆蓋情況分類計提風險資本。”
記者獲悉,銀監會要求,下一步全面推進融資平臺“存量”問題的整改。要求各銀行以平臺客戶為單位,逐戶制訂整改計劃,對貸款條件、貸款合同、抵押擔保等方面進行全面整改。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與上市商業銀行光鮮的中期業績形成落差的是其低迷的股價。中信銀行董秘羅焱此前坦言,“中信銀行4年來業績翻了幾番,股價卻基本沒動。實際上銀行業整體估值都偏低,這是一個系統性問題。”其中,原因之一是外界對銀行業資產質量的擔心,尤其是對政府融資平臺貸款方面,市場存在一定顧慮。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