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背后的美國十大經濟賬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2001年9月11日,震驚世界的9·11事件發生。十年來,美國經濟從繁榮到蕭條走過一個輪回。政府債務不斷攀升、由財政盈余到巨額赤字;股指幾經沉浮,牛市狂歡后是熊市恐慌……如今,美國經濟仍…
2001年9月11日,震驚世界的9·11事件發生。十年來,美國經濟從繁榮到蕭條走過一個輪回。政府債務不斷攀升、由財政盈余到巨額赤字;股指幾經沉浮,牛市狂歡后是熊市恐慌……如今,美國經濟仍深陷金融危機的泥潭之中。這一切和9·11事件有必然聯系嗎?本報梳理出美國十大經濟數據十年走勢,并采訪了相關研究者,他們對此表達了相反的觀點。
軍費劇增埋隱患
2009年,由美國南加州大學恐怖襲擊風險與經濟分析中心發布的一份報告稱,9·11事件對美國經濟產生的影響小于原先預期,是“短期而溫和”的。報告還稱,如果不是9·11事件之后,軍費開支的增加和利率的不斷下降提振了當時的美國經濟,那么目前美國正在經歷的、二戰后持續時間最長的經濟衰退期或許還將提前。
但是,美國十年間GDP的增長速度明顯趕不上世界經濟增速,其GDP占全球的比例連年下降,由2001年的32%降至2011年的23%。與此同時,由于軍費開支劇增導致的債務問題開始浮出水面,為美國不斷觸及債務上限埋下隱患。
數據顯示,十年間美國的國防預算上升了一倍以上,從2001年的3160億美元暴增至2011年的7080億美元。由此,美國財政開始由連年盈余轉向赤字。2009年,美國財政赤字達到1.42萬億美元,創下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最高紀錄。美國國會財政預算辦公室預計,2011年美國聯邦赤字將不低于1.3萬億美元。
失業率居高不下
9·11事件的發生也對當時的就業市場造成打擊。據外媒報道,由恐怖襲擊直接導致的失業崗位約為60萬個,其中,22.6萬為旅游和運輸業。2001年初,美國失業率為4.2%,2001年底攀升至5.7%。此后,美國花了4年的時間,才使得失業率降到9·11之前的水平。
但是次貸危機的發生使得美國就業市場在2008年開始惡化。2009年10月,美國失業率達到10.1%,為1983年以來的新高。目前,美國失業率仍維持在9.1%的高位,總統奧巴馬上周宣布了一系列增加就業的措施,試圖再次為低迷的經濟注入一劑猛藥。
誘發金融危機?
1999年,道瓊斯工業指數突破萬點大關,但9·11事件的發生遏制了其上漲的勢頭。事件發生后,美國股市曾停止交易,直至9月17日重新開市,道指當天暴跌7.1%。
此后,道指在2007年10月站上14000點的歷史最高點,但次貸危機以及全球金融危機來襲,道指再次高位跌落,美國經濟陷入金融危機泥潭。
對于9·11是否和金融危機有關聯,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認為沒有必然聯系,9·11對美國經濟的影響是短期的。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部副研究員王天龍則認為二者有關聯,9·11之后美聯儲的低利率政策為金融危機埋下了伏筆。
問答
十年前9·11事件如何影響了美國以及全球經濟?與2008年爆發金融危機有什么樣的聯系?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部副研究員王天龍接受本報采訪,給出了他們各自的答案。
身陷戰爭泥潭?
新京報:9·11事件以及隨后美國的反恐戰爭對美國經濟產生了哪些影響?
左小蕾:9·11事件是一個惡性突發事件,在剛發生后的短期時間內確實對美國經濟造成了一定不利影響。比如對投資者造成了恐慌,認為美國不再安全,從而影響了投資意愿,美國的股票市場當時也曾經關閉數日。其后,美國實行的對外反恐政策使軍費預算迅速增加,造成財政赤字攀升,目前美國的赤字問題很大程度上就是當時積累下來的。不過,美國經濟的運行軌道并沒有因為9·11事件而改變,如果不是2008年的金融危機泡沫,相信美國還是有較強的經濟恢復能力的。
王天龍:9·11事件的發生改變了美國的戰略重點。美國開始將大量的國內資源用于反恐戰爭,軍費支出快速增長,國家債務迅速上升,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基本將美國拖進泥潭。因為美國軍事上的更多投入使政府在市場上大量融資,產生了“擠出效應”,造成商業資本大量流出美國。另一方面,軍費開支和用于經濟發展的開支是此消彼長的關系,9·11事件發生后美國對科技、創新等支撐經濟發展方面的投入有所減少,也對其經濟產生負面影響。
關聯金融危機?
新京報:9·11事件和2008年的金融危機是否有聯系?
左小蕾:沒有必然聯系。從經濟學家的角度來看,9·11事件的發生和國際經濟秩序不平衡、經濟格局不合理有一定關系,此外也和文化差異,以及美國的外交政策有關,它對美國經濟的影響是短期的。而軍事強權一直以來是美國的既定政策,9·11事件只是為美國提供了一個大規模對外出兵的理由,由此造成了軍費開支的增加。
和9·11事件相比,金融危機對美國經濟的影響更大,特別是過度的貨幣發行和金融創新嚴重損害了美國經濟。
王天龍:我認為有聯系。為了提振低迷的美國經濟,9·11事件之后美聯儲實行了低利率政策,從2001年9月開始,美聯儲連續降息,把一年期聯邦基金利率從2001年9·11事件發生之前的3.5%一直下調到2003年6月的1%,并在其后的一年中一直維持這一低利率。這一政策導致了杠桿率過高,美國開始出現通貨膨脹。為了抑制經濟過熱,美聯儲又開始加息。從2004年6月開始,美聯儲將聯邦基金利率從1%一直加到了5.25%。這一舉措在有力地壓制了通脹趨勢的同時,也對美國房地產市場造成越來越大的壓力。那些背負抵押貸款的人負債不斷增多,為次貸危機和后來的全球經濟危機的發生埋下了伏筆。
改變經濟格局?
新京報:9·11事件對世界經濟格局有什么樣的影響?
左小蕾:沒有很大的變化,世界經濟格局都是在大危機大動蕩中才改變的。只是,9·11事件使中美雙方關系有所緩和,在聯合反恐的合作中形成了統一戰線。
王天龍:我認為改變了世界的經濟格局。由于美國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對外反恐戰爭中,放松了對于一些國家在政策上的限制,為日后新興經濟體的崛起創造了條件,比G7更具廣泛性的G20在這十年中迅速崛起。此外,美國專注反恐在客觀上為其他國家的經濟發展創造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外部環境。
未來前景如何?
新京報:未來美國和全球的經濟前景如何?
左小蕾:美國總統奧巴馬剛剛公布了新的就業計劃,我認為這一步棋是對的。因為它從原先那種過度依賴貨幣發行和金融創新的刺激經濟措施回歸到了發展實體經濟,如果有適當的財政和貨幣措施配合,將使美國經濟重新回到良性循環。歐洲也應該向美國學習。世界經濟的走向要看G7的決策和領袖人物的思路,世界各國都應該為世界經濟的恢復做出自己的貢獻。
王天龍:從近期的一系列經濟指標來看,全球經濟短期內的前景并不是很樂觀,下行態勢已經比較明顯,而且很難有太大的起色。不過美國現在已經重新找回了正確的方向,通過擴大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就業來重新提振實體經濟。我認為美國憑借其資源豐富、創新能力強等內在優勢,其經濟活力未來還會再次被激發。
來源:新京報
軍費劇增埋隱患
2009年,由美國南加州大學恐怖襲擊風險與經濟分析中心發布的一份報告稱,9·11事件對美國經濟產生的影響小于原先預期,是“短期而溫和”的。報告還稱,如果不是9·11事件之后,軍費開支的增加和利率的不斷下降提振了當時的美國經濟,那么目前美國正在經歷的、二戰后持續時間最長的經濟衰退期或許還將提前。
但是,美國十年間GDP的增長速度明顯趕不上世界經濟增速,其GDP占全球的比例連年下降,由2001年的32%降至2011年的23%。與此同時,由于軍費開支劇增導致的債務問題開始浮出水面,為美國不斷觸及債務上限埋下隱患。
數據顯示,十年間美國的國防預算上升了一倍以上,從2001年的3160億美元暴增至2011年的7080億美元。由此,美國財政開始由連年盈余轉向赤字。2009年,美國財政赤字達到1.42萬億美元,創下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最高紀錄。美國國會財政預算辦公室預計,2011年美國聯邦赤字將不低于1.3萬億美元。
失業率居高不下
9·11事件的發生也對當時的就業市場造成打擊。據外媒報道,由恐怖襲擊直接導致的失業崗位約為60萬個,其中,22.6萬為旅游和運輸業。2001年初,美國失業率為4.2%,2001年底攀升至5.7%。此后,美國花了4年的時間,才使得失業率降到9·11之前的水平。
但是次貸危機的發生使得美國就業市場在2008年開始惡化。2009年10月,美國失業率達到10.1%,為1983年以來的新高。目前,美國失業率仍維持在9.1%的高位,總統奧巴馬上周宣布了一系列增加就業的措施,試圖再次為低迷的經濟注入一劑猛藥。
誘發金融危機?
1999年,道瓊斯工業指數突破萬點大關,但9·11事件的發生遏制了其上漲的勢頭。事件發生后,美國股市曾停止交易,直至9月17日重新開市,道指當天暴跌7.1%。
此后,道指在2007年10月站上14000點的歷史最高點,但次貸危機以及全球金融危機來襲,道指再次高位跌落,美國經濟陷入金融危機泥潭。
對于9·11是否和金融危機有關聯,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認為沒有必然聯系,9·11對美國經濟的影響是短期的。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部副研究員王天龍則認為二者有關聯,9·11之后美聯儲的低利率政策為金融危機埋下了伏筆。
問答
十年前9·11事件如何影響了美國以及全球經濟?與2008年爆發金融危機有什么樣的聯系?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部副研究員王天龍接受本報采訪,給出了他們各自的答案。
身陷戰爭泥潭?
新京報:9·11事件以及隨后美國的反恐戰爭對美國經濟產生了哪些影響?
左小蕾:9·11事件是一個惡性突發事件,在剛發生后的短期時間內確實對美國經濟造成了一定不利影響。比如對投資者造成了恐慌,認為美國不再安全,從而影響了投資意愿,美國的股票市場當時也曾經關閉數日。其后,美國實行的對外反恐政策使軍費預算迅速增加,造成財政赤字攀升,目前美國的赤字問題很大程度上就是當時積累下來的。不過,美國經濟的運行軌道并沒有因為9·11事件而改變,如果不是2008年的金融危機泡沫,相信美國還是有較強的經濟恢復能力的。
王天龍:9·11事件的發生改變了美國的戰略重點。美國開始將大量的國內資源用于反恐戰爭,軍費支出快速增長,國家債務迅速上升,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基本將美國拖進泥潭。因為美國軍事上的更多投入使政府在市場上大量融資,產生了“擠出效應”,造成商業資本大量流出美國。另一方面,軍費開支和用于經濟發展的開支是此消彼長的關系,9·11事件發生后美國對科技、創新等支撐經濟發展方面的投入有所減少,也對其經濟產生負面影響。
關聯金融危機?
新京報:9·11事件和2008年的金融危機是否有聯系?
左小蕾:沒有必然聯系。從經濟學家的角度來看,9·11事件的發生和國際經濟秩序不平衡、經濟格局不合理有一定關系,此外也和文化差異,以及美國的外交政策有關,它對美國經濟的影響是短期的。而軍事強權一直以來是美國的既定政策,9·11事件只是為美國提供了一個大規模對外出兵的理由,由此造成了軍費開支的增加。
和9·11事件相比,金融危機對美國經濟的影響更大,特別是過度的貨幣發行和金融創新嚴重損害了美國經濟。
王天龍:我認為有聯系。為了提振低迷的美國經濟,9·11事件之后美聯儲實行了低利率政策,從2001年9月開始,美聯儲連續降息,把一年期聯邦基金利率從2001年9·11事件發生之前的3.5%一直下調到2003年6月的1%,并在其后的一年中一直維持這一低利率。這一政策導致了杠桿率過高,美國開始出現通貨膨脹。為了抑制經濟過熱,美聯儲又開始加息。從2004年6月開始,美聯儲將聯邦基金利率從1%一直加到了5.25%。這一舉措在有力地壓制了通脹趨勢的同時,也對美國房地產市場造成越來越大的壓力。那些背負抵押貸款的人負債不斷增多,為次貸危機和后來的全球經濟危機的發生埋下了伏筆。
改變經濟格局?
新京報:9·11事件對世界經濟格局有什么樣的影響?
左小蕾:沒有很大的變化,世界經濟格局都是在大危機大動蕩中才改變的。只是,9·11事件使中美雙方關系有所緩和,在聯合反恐的合作中形成了統一戰線。
王天龍:我認為改變了世界的經濟格局。由于美國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對外反恐戰爭中,放松了對于一些國家在政策上的限制,為日后新興經濟體的崛起創造了條件,比G7更具廣泛性的G20在這十年中迅速崛起。此外,美國專注反恐在客觀上為其他國家的經濟發展創造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外部環境。
未來前景如何?
新京報:未來美國和全球的經濟前景如何?
左小蕾:美國總統奧巴馬剛剛公布了新的就業計劃,我認為這一步棋是對的。因為它從原先那種過度依賴貨幣發行和金融創新的刺激經濟措施回歸到了發展實體經濟,如果有適當的財政和貨幣措施配合,將使美國經濟重新回到良性循環。歐洲也應該向美國學習。世界經濟的走向要看G7的決策和領袖人物的思路,世界各國都應該為世界經濟的恢復做出自己的貢獻。
王天龍:從近期的一系列經濟指標來看,全球經濟短期內的前景并不是很樂觀,下行態勢已經比較明顯,而且很難有太大的起色。不過美國現在已經重新找回了正確的方向,通過擴大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就業來重新提振實體經濟。我認為美國憑借其資源豐富、創新能力強等內在優勢,其經濟活力未來還會再次被激發。
來源:新京報
延伸閱讀
- 上一篇:歐債危機升級 全球股市走低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