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促生產保供給穩物價 增加農民收入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毫不松懈地抓好農業生產 ——溫家寶總理在河北張家口考察紀實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6日至28日來到河北省張家口市萬全縣、張北縣、康保縣、沽源縣,深入田間地頭、走訪村…
毫不松懈地抓好農業生產
——溫家寶總理在河北張家口考察紀實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6日至28日來到河北省張家口市萬全縣、張北縣、康保縣、沽源縣,深入田間地頭、走訪村莊農戶,召開基層干部群眾座談會,就農業生產、生態建設、農村扶貧等進行調研。
張家口是河北省的農業大市,也是貧困人口最集中的地區。地處京、冀、晉、蒙交匯處,距離北京180公里。溫家寶十分牽掛這一地區的發展,惦記這里的鄉親們,此前曾兩次到過張家口的大部分縣。這次考察的四個縣,都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
26日下午,溫家寶來到萬全縣宣平堡鄉霍家房村。這個村以種植土豆為主。正是收獲季節,農民們在田間忙碌著挖土豆、在村頭賣土豆。走進趙力軍家的地里,溫家寶蹲下身來拿起剛從地里挖出的土豆細細察看,向趙力軍詳細詢問土豆產量、價格和銷路。趙力軍說,這里的土豆個大、葉芽少,主要供應北京市場用于做薯條。溫家寶還到村頭土豆收購點了解交易價格和市場情況,與村民們座談。他對村民們說:“小土豆、大產業、能致富。這里氣候和土壤條件適合生產土豆。把土豆種好,就是你們的財富。”
張北縣位于內蒙古高原南緣的壩上地區,氣溫較低,無霜期短。當地村民利用獨特的氣候條件發展大棚錯季、反季節蔬菜。27日上午,溫家寶來到張北鎮馬連灘村。這個村建設2000畝有機蔬菜園,已建起60座日光溫室大棚。溫家寶彎腰沿著狹窄的通道進入大棚,大棚里寬敞明亮,青澀的西紅柿、頂花的小黃瓜掛在枝頭。溫家寶詳細詢問了大棚建設的成本、蔬菜的銷路和市場價格。他說,張家口是北京的菜園子。尤其是錯季蔬菜,北京市場主要依靠這里供應。張家口的蔬菜豐收了,北京市場就會比較充裕。要抓住市場需求,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特色農業,提高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
張家口市干旱缺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張北縣在饅頭營鄉建起了一個高效節水農業示范基地。溫家寶來到這里,只見一壟壟菜花、生菜等一望無際。菜地里,三三兩兩的農民正在忙碌著。溫家寶邊看邊聽介紹。村民告訴總理,示范區采取集約管理土地,信息化控制用水,定額管理、節獎超罰,大家節水意識增強了。在地頭智能監控設備前,溫家寶通過用電卡取水了解用水控制程序。他還走進菜地察看了滴灌設備,并向農民們問道:“管理上有什么新變化?”農民們說:“現在對用水管理很嚴,打一口水井都要縣長批準呢。”溫家寶聽后說:“節水是農業和生態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大事,要持續不斷抓下去。”
康保縣靠近內蒙古渾善達克沙地,天寒、地旱、風大、沙化嚴重,改善生態環境意義重大。2000年以來,康保縣通過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退耕還林、防沙治沙三大工程,降雨量增加、風沙天氣明顯減少。27日上午,溫家寶來到張紀鎮黑牛溝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區。他沿著長長的檸條防護帶走了很遠,看到昔日的荒灘沙地變成了綠色的草原,十分高興。當地負責人介紹,經過10多年建設,3米檸條帶間6米草,加上綠樹環繞,康保縣已經形成310多萬畝的喬、灌、草結合的風沙防護網。溫家寶看后說,近些年壩上生態環境改善,對促進農牧業可持續發展,促進旅游業和其他產業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要在國家支持下,協調各方面力量,繼續推進生態環境建設。這也是扶貧工作的重要內容。
隨后,溫家寶來到康保縣丹清河鄉,走進萬畝旱作莜麥田察看莜麥生長情況,了解莜麥產量、價格情況。莜麥比小麥產量低,但價格比小麥貴一倍。目前,康保縣莜麥種植面積達21萬畝,成為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望著連片的莜麥,溫家寶說,壩上離北京近,氣候涼寒,發展雜糧雜豆有優勢。你們要調整結構、提高水平、培育品牌,把自然優勢變成經濟優勢。
畜牧業是張家口市的重要支柱產業。27日下午,溫家寶先后考察了位于沽源縣的塞北現代牧場有限公司和蒙牛塞北乳業有限公司,詳細了解牧場建設、奶源供應,以及奶制品生產過程。他對蒙牛塞北乳業公司的職工們說:“我有一個愿望:一個13億人口的國家,應該培養出自己的奶牛品種,生產出高品質的牛奶和乳制品,培養出自己的牛奶和乳制品品牌,不僅要在中國占領制高點,而且要在世界上占據領先地位,這需要一個艱苦而長期的努力過程。但是,只要奶業企業、奶業職工和農業部門下定決心,共同努力,攀登高峰,就一定能夠實現這個目標。”溫家寶還來到位于沽源縣城以西15公里處的軍民村草場,和農民一起打草,了解牧草生產、銷售情況。
27日晚,溫家寶在張北縣主持召開了農業、農村工作座談會。溫家寶指出,保持糧食和農業穩定發展,對穩定物價、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今年我國夏糧和早稻獲得豐收,秋糧面積比去年有所增加,秋糧主產區光照、溫度、降水等氣象條件總體正常,秋季作物長勢好于去年,這為秋糧增產創造了有利條件。目前秋季作物生產正處在產量形成的關鍵期,氣象條件還有很大不確定性,還面臨干旱、早霜、寒露風、病蟲害等考驗。必須毫不松懈地抓好當前農業生產,認真做好技術指導,加強田間管理,千方百計奪取秋糧豐收。要認真落實促進生豬生產和牧區發展的政策措施。強化科技服務,狠抓疫病防控,切實促進生豬和牛羊肉生產,保障市場供給。牧區要認真落實和完善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保持畜牧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要改善農產品流通,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運行效率高、安全便利的農產品營銷網絡。要加大扶貧開發力度,調整農業結構,發展特色農業,大力發展二、三產業特別是農產品加工業,全面提高農業效益,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
來源:人民日報
延伸閱讀
- 上一篇:央行擴大存準基數打消放松預期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