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曉明:多數美國人不看好國債法案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過去這些天,美國媒體的頭條新聞都是美國債務上限的法案,一些媒體掛起了倒計時表,并用了些恐嚇性詞語,諸如提高債務上限法案通不過,美國政府不能償還到期債務和利息、政府將關門,股票指…
過去這些天,美國媒體的頭條新聞都是美國債務上限的法案,一些媒體掛起了倒計時表,并用了些恐嚇性詞語,諸如提高債務上限法案通不過,美國政府不能償還到期債務和利息、政府將關門,股票指數將下降40%等等。美國政客們也不斷給媒體提供了渲染緊張氣氛的素材。
那么,美國人是不是被嚇著了?非也,大家都還該干啥干啥,他們知道華盛頓最終要通過負債上限的法案,兩黨的談判無非是在盡力爭取對自己最有利的條件。當然,盡管并沒有被媒體的標題嚇倒,但美國各方都在關心這樣的大事,媒體也沒有白費勁,賺到了不低的閱讀率和收視率。
果然,美國時間8月2日,參議院通過了眾議院的債務上限法案,從而避免了美國債務違約。法案通過后,自由派的民主黨大喊冤屈,共和黨似乎在慶賀勝利,因為通過的方案是共和黨領導的眾議院法案。在媒體上,共和黨的發言人說出了法案的兩個關鍵點,削減政府開支、但沒有增加稅收。光從這兩點來看,似乎本次提高債務上限對解決美國的債務危機有積極作用。
考慮到目前美國負債累累的困境,是否剛剛通過的債務上限法案就能給美國經濟帶來希望?答案卻并非樂觀。
就在法案通過的當天,道瓊斯股票指數狂瀉265點,顯示華爾街對債務上限法案的失望。金融專家、暢銷書作者約翰·穆爾丁(JohnMauldin)在接受采訪時說,今后十年,美國國會需要砍掉10萬億美元開支,那當然是非常痛苦的事情,但長痛不如短痛,否則,美國有可能成為第二個希臘。穆爾丁還指出,在大砍開支的同時,需要考慮提高稅率。顯而易見,本次債務上限法案中所規定削減至少2.5萬億美元政府開支,其中11月后兩黨委員會預定至少削減1.5萬億美元政府開支,與期望相比,實在是差得太遠,民主黨不讓多砍開支,而共和黨死不同意加稅。按穆爾丁的說法,進項不增加,出項不減少,欠債當然只會越來越多,怎么可能減少債務負擔?
在法案通過以后,美國著名的民意調查機構蓋洛普對選民作了調查,有41%的被調查人認為這項法案會使經濟更趨惡化,17%的被調查人認為法案可能會使經濟更好,30%的人認法案對經濟沒有什么影響。不難理解,為什么多數人不喜歡這個法案,右派的共和黨人,尤其是那些茶黨,不高興開支砍得太少,長期下去,債務不僅不能減少,還會持續增加,自由派的民主黨人則非常不滿意,稅不能提高,主要不滿意那些富人不多交一些稅,為財政多做一些貢獻,因此,雙方從不同的角度否定這個法案,如此一來,多數民意當然也就不會看好了。
就奧巴馬在本次法案制定過程中的表現而論,許多評論人士認為他顯得非常軟弱,總體的作用完全沒有體現出來。事實上,奧巴馬使出的招數就是躲在一邊,他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債務上限,以免美國政府無力支付到期的利息和本金,不讓政府部門因為資金缺乏而關門。在這一點上,他達到了目的。但是,民主黨人希望奧巴馬能在加稅上出力,在這一點上,奧巴馬完全失敗了。對于共和黨來說,通過在國會掌控的眾議院,實現了他們堅決不加稅的主要目的,但在砍開支上有不小的讓步,特別是還砍了些共和黨原本不愿砍的國防開支。許多有茶黨背景的共和黨議員對本法案投了反對票,就因為法案規定的減少開支額度距他們希望的實在差得太遠。但總的來說,頂住了民主黨的加稅要求,在制定法案的過程中把問題聚焦到了如何減少政府開支上,共和黨還是略微占了上風的。之前,奧巴馬政府一直在增加開支去刺激經濟,結果是幾萬億投進去了,經濟卻不見多少起色,失業率始終高居不下,證明了奧巴馬的凱恩斯主義經濟政策的失敗。
毫無疑問,通過債務上限法案是美國的重大政治事件,但對于解決美國債務危機、政府赤字,這僅僅是個開始。下一步,民主黨與共和黨還將有激烈交鋒,并將直接影響明年的總統大選。這也就是為什么奧巴馬在這件事上很小心,而共和黨一邊的總統候選人也都小心翼翼的緣故。
在今后許多年,債務危機始終會是美國政治、經濟的最大難題,這不僅是美國的國內事務,而且影響全球的政治和經濟。中國作為美國的最大債權人,也會受到極大牽連。因此,督促美國解決好債務危機,理應是中國對美的戰略議題之一。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