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增速溫和放緩 增長動力仍強勁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上半年GDP同比增速維持在9.6%的水平,基本打消了市場對中國經濟增速可能過快放緩的擔憂。
上半年GDP同比增速維持在9.6%的水平,基本打消了市場對中國經濟增速可能過快放緩的擔憂。
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平穩增長
國家統計局1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20445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9.6%;其中,一季度增長9.7%,二季度增長9.5%。從環比來看,二季度國內GDP增長2.2%。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表示,目前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盡管部分指標在二季度出現一定回調,但主要是主動調控的結果,是部分刺激政策退出以后市場的一種正常反應。從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來看,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仍然比較強勁,經濟增速快速回落的風險較小。
盛來運說,目前主要的經濟指標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從去年三季度至今,經濟增速基本穩定在9.5%-10%之間,“這個增長速度相對于‘十二五’規劃所確立的發展目標,以及從國際各個國家的層面上來看,都是不低的。”
據介紹,上半年我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24567億元,同比增長25.6%。特別是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迅猛,達26250億元,同比增32.9%。其中,住宅投資18641億元,增長36.1%。
消費方面,市場銷售穩定增長,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5833億元,同比增長16.8%。不過汽車、房地產相關商品銷售有所放緩。
從實體經濟來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連續四個季度基本穩定在14%左右。從就業來看,上半年城鎮單位就業人員比上年同期增加500多萬,二季度外出農民工的人數在一季度的基礎上繼續增加400多萬。從增長質量的指標來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利潤增長27.9%,反映增長質量還是比較高的。
上半年9.6%的GDP增速保持在較為健康的區間內,與此同時,GDP第二季度環比增長2.2%,也高于上一季度的2.1%。這基本打消了市場對于中國經濟增長將嚴重放緩甚至出現“硬著陸”的擔憂。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經濟研究總監劉利剛表示,二季度GDP增速好于市場預期,表明中國經濟再度回到正常的發展軌道。他說:“預計中國經濟今年不會出現明顯減速。在經濟增長動力仍然保持穩定向好態勢的情況下,市場不應過度看空中國經濟。”
盛來運也表示:“盡管部分經濟指標在二季度出現了一些回調,但也主要是主動調控的結果,是部分刺激政策退出以后市場的一種正常反應。”
盛來運說,前期對汽車銷售的補貼政策取消以后,再加上部分城市出臺了汽車限購政策,今年汽車的銷量有所下滑,限額以上汽車的銷售金額增速同比回落20多個百分點。房地產的調控也對相關產品的銷售造成了一定影響,“這是刺激政策退出以后的正常反應,就像一個人跑步一樣,不能老是以加速度在沖刺,他必須放慢一下腳步,為了以后跑得更好。”
經濟增長動力仍強勁
盛來運指出,從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看,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仍然比較強勁,經濟增速快速回落的風險比較小。
盛來運分析,從投資來看,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地方投資的積極性比較高,上半年地方投資增速是28.1%,民間投資增速是33.8%,遠遠高于全國固定資產平均增速,民間投資的熱情仍較高。
在消費方面,盛來運說,上半年城鄉居民收入繼續增加,有助于提高消費的實力;同時,社會保障以及消費環境在繼續改善,也會提高消費的傾向;進出口增速雖然回落幅度較大一些,但是目前20%左右的速度是不低的。
另外,各地的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包括產業升級的步伐在加快,這也會不斷賦予經濟增長新的活力和動力。“所以我覺得中國經濟未來一段時間的增長仍然還是保持穩定增長,對這種態勢我充滿信心。”盛來運說。
國研中心有關專家對記者說,今明兩年是刺激政策退出、尋找平衡點的兩年,是“軟著陸”的溫和增長期,短期來看,經濟增速不會有太大問題。
來源:上海證券報
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平穩增長
國家統計局1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20445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9.6%;其中,一季度增長9.7%,二季度增長9.5%。從環比來看,二季度國內GDP增長2.2%。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表示,目前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盡管部分指標在二季度出現一定回調,但主要是主動調控的結果,是部分刺激政策退出以后市場的一種正常反應。從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來看,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仍然比較強勁,經濟增速快速回落的風險較小。
盛來運說,目前主要的經濟指標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從去年三季度至今,經濟增速基本穩定在9.5%-10%之間,“這個增長速度相對于‘十二五’規劃所確立的發展目標,以及從國際各個國家的層面上來看,都是不低的。”
據介紹,上半年我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24567億元,同比增長25.6%。特別是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迅猛,達26250億元,同比增32.9%。其中,住宅投資18641億元,增長36.1%。
消費方面,市場銷售穩定增長,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5833億元,同比增長16.8%。不過汽車、房地產相關商品銷售有所放緩。
從實體經濟來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連續四個季度基本穩定在14%左右。從就業來看,上半年城鎮單位就業人員比上年同期增加500多萬,二季度外出農民工的人數在一季度的基礎上繼續增加400多萬。從增長質量的指標來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利潤增長27.9%,反映增長質量還是比較高的。
上半年9.6%的GDP增速保持在較為健康的區間內,與此同時,GDP第二季度環比增長2.2%,也高于上一季度的2.1%。這基本打消了市場對于中國經濟增長將嚴重放緩甚至出現“硬著陸”的擔憂。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經濟研究總監劉利剛表示,二季度GDP增速好于市場預期,表明中國經濟再度回到正常的發展軌道。他說:“預計中國經濟今年不會出現明顯減速。在經濟增長動力仍然保持穩定向好態勢的情況下,市場不應過度看空中國經濟。”
盛來運也表示:“盡管部分經濟指標在二季度出現了一些回調,但也主要是主動調控的結果,是部分刺激政策退出以后市場的一種正常反應。”
盛來運說,前期對汽車銷售的補貼政策取消以后,再加上部分城市出臺了汽車限購政策,今年汽車的銷量有所下滑,限額以上汽車的銷售金額增速同比回落20多個百分點。房地產的調控也對相關產品的銷售造成了一定影響,“這是刺激政策退出以后的正常反應,就像一個人跑步一樣,不能老是以加速度在沖刺,他必須放慢一下腳步,為了以后跑得更好。”
經濟增長動力仍強勁
盛來運指出,從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看,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仍然比較強勁,經濟增速快速回落的風險比較小。
盛來運分析,從投資來看,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地方投資的積極性比較高,上半年地方投資增速是28.1%,民間投資增速是33.8%,遠遠高于全國固定資產平均增速,民間投資的熱情仍較高。
在消費方面,盛來運說,上半年城鄉居民收入繼續增加,有助于提高消費的實力;同時,社會保障以及消費環境在繼續改善,也會提高消費的傾向;進出口增速雖然回落幅度較大一些,但是目前20%左右的速度是不低的。
另外,各地的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包括產業升級的步伐在加快,這也會不斷賦予經濟增長新的活力和動力。“所以我覺得中國經濟未來一段時間的增長仍然還是保持穩定增長,對這種態勢我充滿信心。”盛來運說。
國研中心有關專家對記者說,今明兩年是刺激政策退出、尋找平衡點的兩年,是“軟著陸”的溫和增長期,短期來看,經濟增速不會有太大問題。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