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QE2 變相QE3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當地時間6月30日,美聯儲在公開市場收購49億美元美國國債后,其6000億美元購買美國國債的第二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QE2)正式結束。
當地時間6月30日,美聯儲在公開市場收購49億美元美國國債后,其6000億美元購買美國國債的第二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QE2)正式結束。
大買家即將離場,華爾街交易商選擇了拋售,十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本周從2.8%大幅上漲至3.2%,美國國債過去數月以來的上漲就此告一段落。債券的收益率與價格相反。
據摩根士丹利經濟學家計算,自QE2以來,美聯儲在過去8個月里購買了美國財政部發行的85%的美國國債。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QE政策一直是影響美國國債、美元、以美元計價的商品,以及全球股市的最重要因素。
但對經濟來說,QE2似乎沒有太大的推動作用。美國經濟自今年2月份以來持續走弱,目前的增長甚至還低于QE2啟動之前。
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6月30日批評伯南克,稱后者啟動的兩輪QE政策對美國經濟幾乎沒有起任何作用。目前投資者都在觀望美聯儲是否會采取進一步措施刺激經濟。
按照高盛的說法,美聯儲目前處于“不作為區”:在最新的FOMC聲明中,美聯儲表示將繼續保持聯邦基準利率在0-0.25%的區間;繼續將到期債券所得收益用于再投資,以保持資產負債表規模不變。
紐約對沖基金經理陳凱豐將這樣一個階段稱為變相QE3,更長時間保持利率接近于零,更長時間保持2.8萬億美元資產負債表規模不變。陳凱豐管理著70億美元對沖基金資產。
按照多家華爾街投行的估算,美聯儲未來一年可能會有3000億美元債券到期,將這筆資金用于繼續收購國債,美聯儲依然會是這個市場上最大的買家。
IMF:美國經濟面臨五大風險
未來五年增長都到不了3%
美國國債自4月底以來持續上漲,因投資者擔心經濟會再次陷入衰退。
上周的貨幣政策會議后,美聯儲也下調了對2011-2013年美國經濟增長的預測,其中將2011年經濟增長預測從3.2%下調至2.8%,對明后兩年經濟增長的預測分別為3.7%和4.2%。美聯儲同時將今年的失業率預期從8.6%提高至8.8%,核心通脹率從1.5%上調至1.7%。
這樣的調整讓投資者對滯脹產生了擔心,但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提供的美國經濟增長圖景相比,美聯儲還要樂觀得多。
當地時間6月29日,IMF在其美國經濟年度評估報告中預計,從現在一直到2016年,美國經濟增長都不會超過3%。
IMF預計今年美國經濟增速為2.5%,明年也只有2.75%。該機構同時預計美國失業率將緩慢下降,今年失業率料為8.9%。
3%一直是人們衡量美國經濟狀況的一個重要分割點,美國經濟在20世紀的后50年中平均經濟增長剛好高于3%。
IMF在其年度美國經濟報告中還列出了美國經濟的五大風險。
首先是房市疲軟。目前美國房價已經陷入二次衰退,低于2009年的價格低點,并且還有進一步下行的趨勢。美國房價基準標普凱斯-希勒創始人之一、耶魯大學教授希勒稱,美國房價再跌10-25%“我一點都不會驚奇”。
IMF稱,房市疲軟會減少美國家庭的財富,進一步打壓私人消費。這是IMF比美聯儲要悲觀得多的主要原因。
另一大風險來自于財政問題。IMF警告稱,美國應該迅速提高債務上限,以避免給美國經濟和全球市場造成嚴重沖擊。
IMF說,如果美國聯邦政府無法及時就削減預算及提高債務上限達成共識,美國利率可能攀升,同時美國主權評級可能遭到調降。這些狀況將給美國經濟和全球市場造成劇烈沖擊。
美國提高債務上限的日期是8月2日,信用評級機構標準普爾昨天已經發出警告,如果因未能提高債務上限導致美國政府沒有按時付款,標普會將8月4日當天到期的300億美元美國國債評級降至全球最低的“D”。另一家機構則警告,會將美國國債整體評級從AAA降至Aa。
IMF列出的其他三大風險包括,商品價格進一步震蕩會同時影響增長和通脹;證券化市場脆弱,貸款標準提高,因此信貸供應環境持續緊張;一些歐洲主權國家可能會引發新一輪全球金融動蕩。
但短期來說,這些因素最近都有所緩和。希臘政府順利通過緊縮措施,為獲得第二輪金融救助鋪平了道路。
同時,6月30日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芝加哥分會發布的6月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報告顯示,6月PMI為61.1,遠高于5月份的56.6和市場預期的55.0。
這一數據幾乎是過去兩個月以來美國經濟迎來的唯一一個利好的“意外”。伯南克等聯儲官員反復強調近期經濟走軟是“暫時的”,如果7月1日ISM的全國制造業數據繼續向好,將是對聯儲論斷的有力支撐。
對于美國貨幣政策,IMF和美聯儲都認為,寬松的貨幣政策依然適合,但如果通脹預期構成威脅,美聯儲應該果斷作出回應。
QE3有多種替代形態
美聯儲未來一年還將收購3000億美元國債
美聯儲會采取何種措施促使刺激經濟?美聯儲主席伯南克上周在FOMC會議后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采取更多政策之前,需要“一些時間看看要出現什么才是有用的”。
而在華爾街看來,將債券到期收益用于再投資,保持資產負債表規模不變,這實際上就是一種變相的QE3,另一些人則稱之為QE2.5。
金融危機爆發至今,美聯儲一共收購了1.6萬億美元長期國債和9000多億按揭貸款證券(MBS)。
在1.6萬億美元國債中,有7%,即1121億美元國債將于未來12個月到期。要替換這些證券,美聯儲未來一年平均每月需要購買94億美元國債。
截至6月22日,美聯儲還持有9144億美元MBS,以及政府支持企業房利美和房地美發行的1184億美元債券。瑞銀、花旗、美國銀行、摩根大通、加拿大皇家銀行等機構的預計是,根據提前還債的不同速度,未來12個月這些債務中每月大約有100億美元至160億美元到期。
按照這些機構的預測計算,美聯儲未來一年將收購2300-3000億美元美國國債。
彭博社4月份對經濟學家的調研顯示,52%的人認為美聯儲會維持資產負債表規模不變至今年第四季度,而到6月份,持這種觀點的人已經上升到79%。
陳凱豐告訴本報記者,QE結束的定義應該是美聯儲資產負債表開始下降,停止將到期債券所得收益用于再次購買債券,這是美聯儲收緊措施的第一步。這樣其資產負債表自然萎縮,美聯儲接下來才有可能會考慮出售證券。
陳凱豐預計,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規模在今年之內都不可能降下來,最早也要等到明年,而要回到金融危機之前的規模水平,“至少是三五年之后的事”。
而PIMCO首席投資官,“債券之王”格羅斯上周在Twitter上寫道,伯南克很可能在今年8月份的Jackson Hole會議上暗示QE3或限制收益率的做法。在去年8月的Jackson Hole會議上,伯南克曾暗示將啟動QE2。
格羅斯說,QE3可能會以兩種形式出現,要么是以“未來較長時間”(extendedperiod)的語言形式出現;要么是以限制2-3年美國國債收益率的形式出現。
“未來較長時間”這個詞是美聯儲是否會加息的密語。一般認為,只要FOMC聲明中有這個詞就意味著不會加息。
在上周的新聞發布會上,當被問到未來較長時間是多長時,伯南克說他也不知道,但“至少是再隔兩三次FOMC會議之后”。
當現場記者追問美聯儲是否也會在較長時間保持證券持倉規模不變,伯南克回答說,“我們沒有做任何這樣的承諾。”
而格羅斯所說的限制國債收益率,是指美聯儲會以目標“價格”(即固定收益率)來收購市場所有的國債。
美國銀行美林首席經濟學家Ethan Harris將這種辦法稱之為“原子武器選項”。這一方法的危險在于,美聯儲可能將根本無法控制其資產負債表。
上周國際能源署(IEA)宣布釋放6000萬桶原油儲備打壓油價,不少市場人士將之稱為QE3的替代品,因為油價下跌可以緩解消費者和小型企業的壓力,促進經濟增長。
而眼下最緊迫的挑戰依然是提高債務上限。但如果提高債務上限換來的是大幅削減赤字的緊縮財政政策,對經濟造成的負面影響,美聯儲變相的QE3政策持續的時間還會更長。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大買家即將離場,華爾街交易商選擇了拋售,十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本周從2.8%大幅上漲至3.2%,美國國債過去數月以來的上漲就此告一段落。債券的收益率與價格相反。
據摩根士丹利經濟學家計算,自QE2以來,美聯儲在過去8個月里購買了美國財政部發行的85%的美國國債。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QE政策一直是影響美國國債、美元、以美元計價的商品,以及全球股市的最重要因素。
但對經濟來說,QE2似乎沒有太大的推動作用。美國經濟自今年2月份以來持續走弱,目前的增長甚至還低于QE2啟動之前。
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6月30日批評伯南克,稱后者啟動的兩輪QE政策對美國經濟幾乎沒有起任何作用。目前投資者都在觀望美聯儲是否會采取進一步措施刺激經濟。
按照高盛的說法,美聯儲目前處于“不作為區”:在最新的FOMC聲明中,美聯儲表示將繼續保持聯邦基準利率在0-0.25%的區間;繼續將到期債券所得收益用于再投資,以保持資產負債表規模不變。
紐約對沖基金經理陳凱豐將這樣一個階段稱為變相QE3,更長時間保持利率接近于零,更長時間保持2.8萬億美元資產負債表規模不變。陳凱豐管理著70億美元對沖基金資產。
按照多家華爾街投行的估算,美聯儲未來一年可能會有3000億美元債券到期,將這筆資金用于繼續收購國債,美聯儲依然會是這個市場上最大的買家。
IMF:美國經濟面臨五大風險
未來五年增長都到不了3%
美國國債自4月底以來持續上漲,因投資者擔心經濟會再次陷入衰退。
上周的貨幣政策會議后,美聯儲也下調了對2011-2013年美國經濟增長的預測,其中將2011年經濟增長預測從3.2%下調至2.8%,對明后兩年經濟增長的預測分別為3.7%和4.2%。美聯儲同時將今年的失業率預期從8.6%提高至8.8%,核心通脹率從1.5%上調至1.7%。
這樣的調整讓投資者對滯脹產生了擔心,但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提供的美國經濟增長圖景相比,美聯儲還要樂觀得多。
當地時間6月29日,IMF在其美國經濟年度評估報告中預計,從現在一直到2016年,美國經濟增長都不會超過3%。
IMF預計今年美國經濟增速為2.5%,明年也只有2.75%。該機構同時預計美國失業率將緩慢下降,今年失業率料為8.9%。
3%一直是人們衡量美國經濟狀況的一個重要分割點,美國經濟在20世紀的后50年中平均經濟增長剛好高于3%。
IMF在其年度美國經濟報告中還列出了美國經濟的五大風險。
首先是房市疲軟。目前美國房價已經陷入二次衰退,低于2009年的價格低點,并且還有進一步下行的趨勢。美國房價基準標普凱斯-希勒創始人之一、耶魯大學教授希勒稱,美國房價再跌10-25%“我一點都不會驚奇”。
IMF稱,房市疲軟會減少美國家庭的財富,進一步打壓私人消費。這是IMF比美聯儲要悲觀得多的主要原因。
另一大風險來自于財政問題。IMF警告稱,美國應該迅速提高債務上限,以避免給美國經濟和全球市場造成嚴重沖擊。
IMF說,如果美國聯邦政府無法及時就削減預算及提高債務上限達成共識,美國利率可能攀升,同時美國主權評級可能遭到調降。這些狀況將給美國經濟和全球市場造成劇烈沖擊。
美國提高債務上限的日期是8月2日,信用評級機構標準普爾昨天已經發出警告,如果因未能提高債務上限導致美國政府沒有按時付款,標普會將8月4日當天到期的300億美元美國國債評級降至全球最低的“D”。另一家機構則警告,會將美國國債整體評級從AAA降至Aa。
IMF列出的其他三大風險包括,商品價格進一步震蕩會同時影響增長和通脹;證券化市場脆弱,貸款標準提高,因此信貸供應環境持續緊張;一些歐洲主權國家可能會引發新一輪全球金融動蕩。
但短期來說,這些因素最近都有所緩和。希臘政府順利通過緊縮措施,為獲得第二輪金融救助鋪平了道路。
同時,6月30日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芝加哥分會發布的6月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報告顯示,6月PMI為61.1,遠高于5月份的56.6和市場預期的55.0。
這一數據幾乎是過去兩個月以來美國經濟迎來的唯一一個利好的“意外”。伯南克等聯儲官員反復強調近期經濟走軟是“暫時的”,如果7月1日ISM的全國制造業數據繼續向好,將是對聯儲論斷的有力支撐。
對于美國貨幣政策,IMF和美聯儲都認為,寬松的貨幣政策依然適合,但如果通脹預期構成威脅,美聯儲應該果斷作出回應。
QE3有多種替代形態
美聯儲未來一年還將收購3000億美元國債
美聯儲會采取何種措施促使刺激經濟?美聯儲主席伯南克上周在FOMC會議后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采取更多政策之前,需要“一些時間看看要出現什么才是有用的”。
而在華爾街看來,將債券到期收益用于再投資,保持資產負債表規模不變,這實際上就是一種變相的QE3,另一些人則稱之為QE2.5。
金融危機爆發至今,美聯儲一共收購了1.6萬億美元長期國債和9000多億按揭貸款證券(MBS)。
在1.6萬億美元國債中,有7%,即1121億美元國債將于未來12個月到期。要替換這些證券,美聯儲未來一年平均每月需要購買94億美元國債。
截至6月22日,美聯儲還持有9144億美元MBS,以及政府支持企業房利美和房地美發行的1184億美元債券。瑞銀、花旗、美國銀行、摩根大通、加拿大皇家銀行等機構的預計是,根據提前還債的不同速度,未來12個月這些債務中每月大約有100億美元至160億美元到期。
按照這些機構的預測計算,美聯儲未來一年將收購2300-3000億美元美國國債。
彭博社4月份對經濟學家的調研顯示,52%的人認為美聯儲會維持資產負債表規模不變至今年第四季度,而到6月份,持這種觀點的人已經上升到79%。
陳凱豐告訴本報記者,QE結束的定義應該是美聯儲資產負債表開始下降,停止將到期債券所得收益用于再次購買債券,這是美聯儲收緊措施的第一步。這樣其資產負債表自然萎縮,美聯儲接下來才有可能會考慮出售證券。
陳凱豐預計,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規模在今年之內都不可能降下來,最早也要等到明年,而要回到金融危機之前的規模水平,“至少是三五年之后的事”。
而PIMCO首席投資官,“債券之王”格羅斯上周在Twitter上寫道,伯南克很可能在今年8月份的Jackson Hole會議上暗示QE3或限制收益率的做法。在去年8月的Jackson Hole會議上,伯南克曾暗示將啟動QE2。
格羅斯說,QE3可能會以兩種形式出現,要么是以“未來較長時間”(extendedperiod)的語言形式出現;要么是以限制2-3年美國國債收益率的形式出現。
“未來較長時間”這個詞是美聯儲是否會加息的密語。一般認為,只要FOMC聲明中有這個詞就意味著不會加息。
在上周的新聞發布會上,當被問到未來較長時間是多長時,伯南克說他也不知道,但“至少是再隔兩三次FOMC會議之后”。
當現場記者追問美聯儲是否也會在較長時間保持證券持倉規模不變,伯南克回答說,“我們沒有做任何這樣的承諾。”
而格羅斯所說的限制國債收益率,是指美聯儲會以目標“價格”(即固定收益率)來收購市場所有的國債。
美國銀行美林首席經濟學家Ethan Harris將這種辦法稱之為“原子武器選項”。這一方法的危險在于,美聯儲可能將根本無法控制其資產負債表。
上周國際能源署(IEA)宣布釋放6000萬桶原油儲備打壓油價,不少市場人士將之稱為QE3的替代品,因為油價下跌可以緩解消費者和小型企業的壓力,促進經濟增長。
而眼下最緊迫的挑戰依然是提高債務上限。但如果提高債務上限換來的是大幅削減赤字的緊縮財政政策,對經濟造成的負面影響,美聯儲變相的QE3政策持續的時間還會更長。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延伸閱讀
- 上一篇:債務陰云籠罩全球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