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建設西南“橋頭堡”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國務院批復云南建設“面向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一個多月后,云南省人民政府金融辦公室等單位28日在京召開“打造西南橋頭堡:金融完善與創新”為主題的泛亞金融論壇。
國務院批復云南建設“面向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一個多月后,云南省人民政府金融辦公室等單位28日在京召開“打造西南橋頭堡:金融完善與創新”為主題的泛亞金融論壇。
這是云南“橋頭堡戰略”提出后,首次就金融完善與創新主題進行深入探討的高端論壇。
據了解,對于橋頭堡建設,國家給予了云南30項突破性政策,其中有10多項與金融業相關,占近一半的比例,金融后盾對于橋頭堡建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論壇上,云南省人民政府金融辦公室主任劉光溪表示,昆明將在20年內建成泛亞金融中心。昆明市副市長周小棋也提出,將在近期把昆明建設成為“面向西南開放的區域性金融總部基地”。
在國務院5月初批復的《關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設面向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的意見》(下稱《意見》)中,昆明被定位為“面向東南亞、南亞的區域性金融中心”。
對此,劉光溪表示,云南有信心在20年內將《意見》中“金融中心”前的修飾語去掉,使昆明成為泛亞金融中心。“我們對此已經有非常詳實的實質性方案。”劉光溪說。
他說,目前云南的人民幣邊境結算量已占全國三分之一,而全國今年的人民幣跨境結算總額有望突破280億元,并仍在迅速擴大中,云南在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中大有可為。而人民幣要實現國際化,就必須在未來10~15年在中國周邊站穩腳跟,而從目前看,人民幣向南輻射的條件最好。
在中國制定的人民幣國際化路線圖中,中國期望用50~60年左右時間實現人民幣的國際化。劉光溪說,如果云南在人民幣國際化的前三分之一時間內都無法將昆明建成泛亞金融中心,實在無法交待。“實際上,我們云南的官員覺得20年都有點兒長。”
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著名經濟學家成思危在論壇上稱,中國的人民幣國際化分三個步驟推進,第一個步驟是使人民幣成為貿易結算貨幣,第二是推動人民幣為投資貨幣,第三則是推動人民幣成為儲備貨幣。
“目前我們還處在第一步,但第一步也非常重要,因為我們的金融衍生品還不發達。”成思危說,云南目前可以做的是,加速推進跨境人民幣結算。
事實上,早在2008年,中國即開始在云南試點與東盟的貨物貿易以人民幣結算,作為省會城市的昆明就將金融產業的目標瞄向東南亞、南亞。
2010年云南被列入跨境人民幣結算試點省份,昆明市政府與中國人民銀行昆明中心支行提出了打造“昆明區域性跨境人民幣金融服務中心”,并得到云南省政府全力支持。同年,該規劃上報中國人民銀行并得到批準同意。
同年7月,昆明區域性跨境人民幣金融服務中心掛牌成立。人民幣在云南周邊、區域和泛亞國際化進程開始加速。據媒體報道,人民幣目前已成為廣受云南周邊國家居民歡迎的“民間儲備貨幣”。
論壇上,周小棋表示,昆明市方面目前正圍繞橋頭堡發展戰略,以建設區域性跨境人民幣金融服務中心為基礎,著力打造泛亞金融產業園區、泛亞產權交易中心、泛亞要素交易平臺。
而對于未來昆明的金融突破途徑,周小棋說:“要通過"十二五"時期的努力,引導和支持金融業和金融服務到昆明聚集、發展,向建設面向東南亞、南亞的區域性金融中心邁出堅實的步伐。把昆明建設成為面向西南開放的區域性金融總部基地、金融人才中心、金融要素交易中心、金融信息咨詢中心和金融后臺服務中心。”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這是云南“橋頭堡戰略”提出后,首次就金融完善與創新主題進行深入探討的高端論壇。
據了解,對于橋頭堡建設,國家給予了云南30項突破性政策,其中有10多項與金融業相關,占近一半的比例,金融后盾對于橋頭堡建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論壇上,云南省人民政府金融辦公室主任劉光溪表示,昆明將在20年內建成泛亞金融中心。昆明市副市長周小棋也提出,將在近期把昆明建設成為“面向西南開放的區域性金融總部基地”。
在國務院5月初批復的《關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設面向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的意見》(下稱《意見》)中,昆明被定位為“面向東南亞、南亞的區域性金融中心”。
對此,劉光溪表示,云南有信心在20年內將《意見》中“金融中心”前的修飾語去掉,使昆明成為泛亞金融中心。“我們對此已經有非常詳實的實質性方案。”劉光溪說。
他說,目前云南的人民幣邊境結算量已占全國三分之一,而全國今年的人民幣跨境結算總額有望突破280億元,并仍在迅速擴大中,云南在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中大有可為。而人民幣要實現國際化,就必須在未來10~15年在中國周邊站穩腳跟,而從目前看,人民幣向南輻射的條件最好。
在中國制定的人民幣國際化路線圖中,中國期望用50~60年左右時間實現人民幣的國際化。劉光溪說,如果云南在人民幣國際化的前三分之一時間內都無法將昆明建成泛亞金融中心,實在無法交待。“實際上,我們云南的官員覺得20年都有點兒長。”
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著名經濟學家成思危在論壇上稱,中國的人民幣國際化分三個步驟推進,第一個步驟是使人民幣成為貿易結算貨幣,第二是推動人民幣為投資貨幣,第三則是推動人民幣成為儲備貨幣。
“目前我們還處在第一步,但第一步也非常重要,因為我們的金融衍生品還不發達。”成思危說,云南目前可以做的是,加速推進跨境人民幣結算。
事實上,早在2008年,中國即開始在云南試點與東盟的貨物貿易以人民幣結算,作為省會城市的昆明就將金融產業的目標瞄向東南亞、南亞。
2010年云南被列入跨境人民幣結算試點省份,昆明市政府與中國人民銀行昆明中心支行提出了打造“昆明區域性跨境人民幣金融服務中心”,并得到云南省政府全力支持。同年,該規劃上報中國人民銀行并得到批準同意。
同年7月,昆明區域性跨境人民幣金融服務中心掛牌成立。人民幣在云南周邊、區域和泛亞國際化進程開始加速。據媒體報道,人民幣目前已成為廣受云南周邊國家居民歡迎的“民間儲備貨幣”。
論壇上,周小棋表示,昆明市方面目前正圍繞橋頭堡發展戰略,以建設區域性跨境人民幣金融服務中心為基礎,著力打造泛亞金融產業園區、泛亞產權交易中心、泛亞要素交易平臺。
而對于未來昆明的金融突破途徑,周小棋說:“要通過"十二五"時期的努力,引導和支持金融業和金融服務到昆明聚集、發展,向建設面向東南亞、南亞的區域性金融中心邁出堅實的步伐。把昆明建設成為面向西南開放的區域性金融總部基地、金融人才中心、金融要素交易中心、金融信息咨詢中心和金融后臺服務中心。”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