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對外開放再啟程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當下,云南省上上下下都在熱議、謀劃著“橋頭堡”方略,一派熱火朝天景象。2009年底中共云南省委八屆八次全會確定了云南省新的戰略目標:建設面向西南開放的橋頭堡。 從“大通道”到“橋頭堡…
當下,云南省上上下下都在熱議、謀劃著“橋頭堡”方略,一派熱火朝天景象。2009年底中共云南省委八屆八次全會確定了云南省新的戰略目標:建設面向西南開放的橋頭堡。
從“大通道”到“橋頭堡”:開放新坐標
打開地圖尋找中國到印度洋的最便捷通道,目光最終會鎖定在西南邊陲的云南省。云南省與東南亞、南亞次大陸的17個國家接壤或毗鄰,與印度洋近在咫尺。看似偏僻的云南省其實是我國最早對外開放的地方之一。秦漢以前,云南與東南亞、南亞之間就形成了一條民間商道,后人稱之為“南方絲綢之路”。
建設中國連接東南亞南亞國際大通道成為近年來云南省發力沖刺的開放方略。西部大開發10年來,云南圍繞“大通道”目標全面推進交通基礎建設,交通基礎建設累計投入2500多億元,基本完成了打通公路、鐵路、航空、水運的“四出境”通道任務,境內路段基本實現高等級化,打通了云南對外交往的各條經脈。
以公路為例,目前云南已經形成了通往越南、老撾、緬甸和印度的4條國際大通道雛形,其中境內段全部實現高等級化。全省公路通車里程20多萬公里,躍居全國第三。高速公路通車里程2500多公里,位居西部第一。昆明經老撾到泰國曼谷公路全線通車后,昆明至曼谷的汽車行程不到20小時。
“從建設國際大通道到建設開放橋頭堡,這不僅是名稱的改變,更是云南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擴大對外開放的綱領和行動指導,明確指向的是云南與印度洋沿岸廣大區域的互利合作開放。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全面建成、中國與周邊國家友好關系不斷加強的背景下,建設橋頭堡意義深遠。”熟諳云南對外開放歷程的云南省商務廳副廳長李極明說。
“橋是大通道,頭是大前沿,堡是大基地。橋頭堡是云南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對于“橋頭堡”建設的內涵,云南省省長秦光榮這樣理解。他認為,推進“橋頭堡”戰略的實施將使包括云南在內的我國西南地區,從開放的末端變為開放的前沿,實現開放與開發的雙輪驅動。
通道、產業、基地、窗口、屏障:開放新天地
“橋頭堡”戰略極大地鼓舞著云南干部群眾。一年多來,云南省與國家部委緊鑼密鼓展開了橋頭堡建設的研究規劃等前期工作,已經形成了有相當深度的規劃方案。今年3月,云南省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關于建設橋頭堡的建議案和提案分別被列為全國人大重點建議案和全國政協重點提案。
云南省政府研究室主任童志云介紹,雖然規劃方案仍在深化中,但建設橋頭堡有五個方面內容已經初步形成了共識:
一是戰略通道。繼續圍繞開辟一條從陸上通往印度洋的西向貿易通道這一重點,進一步加大公路、鐵路、航空、水運、管道、口岸、信息、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完善云南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全面構筑我國通往印度洋的交通、通訊、電力互聯互通網絡。
二是合作平臺。加強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和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探索建立我國與南亞、西亞等國家的制度性合作機制。辦好中國昆明出口商品交易會、中國——南亞商務論壇、南亞國家商品展等一系列國際會議和會展活動。
三是產業基地。把云南建成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基地、面向印度洋沿岸市場的外向型產業基地和進出口商品生產加工基地,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大力發展國際物流、服務貿易、旅游文化等開放性產業。
四是交流窗口。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建設更加美好的生態云南。深化同相關國家在經濟、科技、文化、教育、生態、旅游、體育等領域的交流合作,使云南成為充分展示中華文化、促進國際友誼的交流窗口。
五是生態屏障。將云南建設為我國向西南開放的生態屏障。云南地處瀾滄江、怒江、紅河、伊洛瓦底江四條國際河流的上游,云南的生態建設對流域國家和地區的發展有重要影響。著力提高生態建設的質量,維護流域國家和地區的生態安全。
云南省委書記白恩培表示,橋頭堡是立足云南、面向西南、服務全國的全國性工程,力爭經過10年的努力,使云南成為我國向西南開放的戰略通道、合作平臺、產業基地、交流窗口和生態屏障,推動我國與東南亞、南亞的交流合作向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水平邁進。
“橋頭堡”引領未來:開放新境界
云南省今年的對外貿易成就喜人:1至3季度,全省外貿進出口額完成100.5億元,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連續9個月實現大幅增長,比去年同期增長93.1%,進出口增幅列全國第二位。
解析這一喜人成果,李極明認為,雖然不排除產品結構優化、國際經濟形勢轉暖等因素,但“橋頭堡”建設無縫是云南新一輪對外開放的“強心針”。在云南省1至9月的對外貿易中,對東南亞、南亞外貿完成了31.7億元,已占全省進出口總額的31.5%。
在云南省各州市、各行各業采訪,所見所聞均是搶抓橋頭堡機遇、擴大對外開放的謀劃和行動。保山市提出要重修“南方絲綢之路”,構建連接南亞、東南亞的國際綜合立體交通運輸網絡體系。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雄心勃勃提出要“打造橋頭堡的黃金口岸”,在服務全省全國戰略中實現德宏的跨越。《云南省“十二五”規劃基本思路》中提出,要“實施中國面向西南開放的橋頭堡戰略,著力開創開放新局面”。
作為中國參與湄公河開發的主要省份,云南在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昆明到曼谷的國際大通道已經基本貫通,瀾滄江-湄公河航運合作取得重要進展,“蔬菜換石油”“鮮花換水果”“冷果換熱果”的貿易進展順利,鐵路、能源等領域的合作也取得實質性進展。目前,云南已經同世界上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關系,進出口經營企業發展到1300多戶,有150多戶外商企業在云南開展進出口業務。
“走出去”成為云南對外放的一個重要特色。近年來,云南與周邊國家形成了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的關系,大批企業相繼進入周邊國家投資,大量承接了對外承包工程、勞務合作等項目。截至目前,云南省對外投資在西部省區市位居前列。
昆交會的發展和升級,是云南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升的一個見證——繼中國-南亞商務論壇永久落戶昆明之后,今年3月國務院批準,從今年開始南亞國家商品展由商務部和云南省政府共同主辦,與昆交會同期同地舉行。今年的第18屆昆交會上,各項外經貿成交額達24.81億美元,同比增長19.8%。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橋頭堡”戰略正引領著云南經濟社會實現新的跨越和騰飛。、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