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進價格指數大幅回落 通脹壓力猶存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昨日公布5月份PMI數據,與PMI回落趨勢相同,11個分類指數均較上個月有所回落。其中,購進價格指數回落幅度最大,較上個月下滑5.9個百分點至60.3%,這有利于緩解未來通脹預期…
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昨日公布5月份PMI數據,與PMI回落趨勢相同,11個分類指數均較上個月有所回落。其中,購進價格指數回落幅度最大,較上個月下滑5.9個百分點至60.3%,這有利于緩解未來通脹預期。但由于翹尾因素及食品價格上漲,近期通脹壓力有增無減,機構預測5、6月消費價格指數(CPI)或將創本輪通脹新高。
國泰君安更預測,6月PMI將繼續回落至50.5%,逼近50%的榮枯分水嶺。與此同時,購進價格指數也將繼續回落。
分析人士指出,5月PMI與購進價格指數同步回落,顯示中國宏觀調控政策的效果進一步顯現,在制造業景氣度回落的同時,購進價格指數出現大幅回落,這有利于緩解通脹預期,緩解央行近期進一步加息的強烈預期。
當天匯豐也公布了5月匯豐PMI的終值數據為51.6,高于此前51.1的初值,但略低于4月終值51.8。其中,當月平均投入成本指數仍高達60.08,但創去年9月以來的九個月低點,這表示通脹傳導壓力略有緩解。
中信建投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師劉之意表示,目前經濟增速有所下滑但幅度并不是很大,這種平穩回落也有利于緩解通脹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購進價格指數反映的是大宗原材料價格趨勢,原材料價格首先傳導至PPI,之后才會進一步傳導至CPI。但目前這一傳導作用并不明顯,未來通脹壓力仍很大。”劉之意補充指出。
從近期來看,隨著蔬菜和豬肉價格連續上漲,加之中部地區糧食主產區連續大旱,5、6月份通脹尤其堪憂。
中金公司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國內食品價格推升CPI超預期,5月CPI同比可能創本輪通脹新高,漲幅為5.3-5.5%。由于6月翹尾因素更大,CPI同比漲幅存在突破6%的可能性。
瑞銀也預測,5月份和6月份CPI同比漲幅將分別達到5.5%和6.0%左右,仍持續處于高位。
劉之意指出,下半年翹尾因素的作用會減弱,而經濟增速略有下滑也會減少通脹壓力,但各種價格成本的上漲以及輸入型通脹因素會繼續存在,因此下半年通脹形勢依舊嚴峻。
在此背景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近日發布報告稱,中國經濟增長將受到國內緊縮貨幣政策的制約,使得中國可能放慢緊縮步調。但是,“即便放慢緊縮步調,中國仍可能需要進一步加息”。
“事實上,目前市場已經形成共識,6月加息窗口已經打開。”劉之意告訴記者。
來源:上海證券報
國泰君安更預測,6月PMI將繼續回落至50.5%,逼近50%的榮枯分水嶺。與此同時,購進價格指數也將繼續回落。
分析人士指出,5月PMI與購進價格指數同步回落,顯示中國宏觀調控政策的效果進一步顯現,在制造業景氣度回落的同時,購進價格指數出現大幅回落,這有利于緩解通脹預期,緩解央行近期進一步加息的強烈預期。
當天匯豐也公布了5月匯豐PMI的終值數據為51.6,高于此前51.1的初值,但略低于4月終值51.8。其中,當月平均投入成本指數仍高達60.08,但創去年9月以來的九個月低點,這表示通脹傳導壓力略有緩解。
中信建投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師劉之意表示,目前經濟增速有所下滑但幅度并不是很大,這種平穩回落也有利于緩解通脹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購進價格指數反映的是大宗原材料價格趨勢,原材料價格首先傳導至PPI,之后才會進一步傳導至CPI。但目前這一傳導作用并不明顯,未來通脹壓力仍很大。”劉之意補充指出。
從近期來看,隨著蔬菜和豬肉價格連續上漲,加之中部地區糧食主產區連續大旱,5、6月份通脹尤其堪憂。
中金公司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國內食品價格推升CPI超預期,5月CPI同比可能創本輪通脹新高,漲幅為5.3-5.5%。由于6月翹尾因素更大,CPI同比漲幅存在突破6%的可能性。
瑞銀也預測,5月份和6月份CPI同比漲幅將分別達到5.5%和6.0%左右,仍持續處于高位。
劉之意指出,下半年翹尾因素的作用會減弱,而經濟增速略有下滑也會減少通脹壓力,但各種價格成本的上漲以及輸入型通脹因素會繼續存在,因此下半年通脹形勢依舊嚴峻。
在此背景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近日發布報告稱,中國經濟增長將受到國內緊縮貨幣政策的制約,使得中國可能放慢緊縮步調。但是,“即便放慢緊縮步調,中國仍可能需要進一步加息”。
“事實上,目前市場已經形成共識,6月加息窗口已經打開。”劉之意告訴記者。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