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繼續大漲或威脅全球經濟復蘇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面對油價近日的飆升行情,大多數經濟學家認為,盡管最近地緣政治局勢動蕩使國際油價快速上揚,但全球經濟短期內仍可承受高油價帶來的沖擊。不過,如果油價快速漲到每桶120美元以上并維持這一…
面對油價近日的飆升行情,大多數經濟學家認為,盡管最近地緣政治局勢動蕩使國際油價快速上揚,但全球經濟短期內仍可承受高油價帶來的沖擊。不過,如果油價快速漲到每桶120美元以上并維持這一水平,就會對全球經濟復蘇造成威脅。
短期仍可承受油價飆升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第一副總裁約翰·利普斯基2月22日表示,盡管地緣政治局勢動蕩使國際油價快速上揚,但全球經濟短期內仍可承受油價飆升帶來的沖擊。利普斯基表示:“油價的飆升看上去并不會對全球經濟前景產生實質性影響。”他強調,IMF最近預期全球經濟在2011年上揚4.4%的一大前提是,本年度國際原油均價為每桶95美元。
國際能源署(IEA)在發布的報告中將2011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預期,由此前的平均每日133萬桶上調至141萬桶。報告預計,發達經濟體今年將繼續其復蘇進程,而新興經濟體的快速增長勢頭也將持續,這是IEA決定上調石油需求增長預期的主要依據。
匯豐銀行24日在客戶報告中指出,亞洲經濟對油價的敏感度沒有世界其他地區那么高。已經歷時一周的油價漲勢可能不會給亞洲經濟所需要的能源成本帶來多大影響,因為亞洲國家的許多原油交貨合約都會延續兩個多月甚至更長時間。這意味著,通脹的所有影響到下半年才會爆發。不過報告指出,主要風險在于出口方面,因為如果油價持續高企,西方國家的國內購買力下降幅度將會增加。此外,菲律賓和印度等國的核心通脹對油價的持續上漲也比較敏感。
消費者負擔將增加
美國白宮23日則表示,油價上漲必須進行監控,但這不會阻礙美國的經濟復蘇。
美國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古爾斯比稱:“到目前為止,油價是在上漲,但我們預計這樣水準的價格不會打亂經濟復蘇的步伐。”不過他也承認:“我們將繼續關注中東局勢和燃料市場,高漲的燃料價格實在不利于經濟。”
美國經濟學家達納·約翰遜說,油價再進一步大漲才會讓他真正開始擔心。此次油價上漲并非因需求增加而起,因此美聯儲不大可能為此迅速收緊信貸。但如果能源和商品價格上漲的影響開始嚴重轉嫁至其他商品和服務,情況就不同了。美國現在面臨高失業率,美國制造業產能大部分仍處于閑置,鮮有跡象顯示公眾或市場對通脹的預期在加大。1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環比上漲0.4%,高于市場普遍預計的上漲0.3%,與2010年12月環比漲幅相同。食品與能源成為CPI上漲的主要貢獻因素,月環比增長分別為0.5%和2.1%。
分析人士認為,如果油價持續居高不下,高漲的燃料價格將增加美國家庭和企業的負擔,阻礙家庭支出并可能削弱需求,并進而損及正在緩慢改觀的美國經濟復蘇。
有經濟學家指出,能源價格上漲對經濟產生的最大風險是對美國的消費者。美國消費者每年共消耗約1400億加侖汽油,如果每加侖汽油零售價格漲30美分就“不是小數目”了,這將占用消費者不小的預算,可能會拖累經濟復蘇。據德意志銀行的估算,油價每上漲10美元,就會導致美國經濟兩年間少增長0.5個百分點,目前該行預計美國經濟將在2011年增長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