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四國”有望成為新興國家合作平臺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漸次發生于中國和印度的成功經濟改革正在改變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在世界經濟中所占的權重。經濟危機使得這些改變更為顯著,因為新興國家的恢復遠比發達國家快。同時,雖然金融危機的發展…
漸次發生于中國和印度的成功經濟改革正在改變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在世界經濟中所占的權重。經濟危機使得這些改變更為顯著,因為新興國家的恢復遠比發達國家快。同時,雖然金融危機的發展和世界的不平衡性仍然有很多不確定因素,發展中國家不斷增長的經濟潛力卻沒有受到損害,他們中的很多都采取了非常負責任的貨幣政策,以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為目的的經濟改革是政府議程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教育領域的投資也使這些新興國家中的大學能夠有機會躋身世界頂尖大學的行列。
當然這樣的發展也改變了世界經濟和政治版圖的權力分配,WTO多哈回合談判的破裂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被解釋為新興國家在推動農業貿易自由化方面更為強勢的立場以及發達國家對維持現狀的無能為力。人們可以想象當現存世界秩序成為發展中國家經濟進一步擴張的障礙時,各種經濟談判中可能出現的沖突的深化。
俄羅斯在處理經濟危機中是非常短視的。面對國內經濟的下滑、油價問題和俄羅斯大型企業的流動性問題,俄羅斯政府對所有主要經濟參與者毫不猶豫地提供了幾乎是無條件的預算支持,并籌集了“穩定基金”用于這一目的。結果是,幾乎沒有一個瀕臨破產的公司最終破產,同時俄羅斯2009年出現了世界最大幅度的產出下降。
在這些情況下,政府沒有削減支出預算而是擴大了社會支出以服務于即將到來的至關重要的2011~2012年大選;政府沒有為中小型企業減輕稅收負擔而是從1月起增加了實際稅率;同時在改善商業環境方面無所作為導致了俄羅斯在世界多項排名上一路下滑。因此,毫不奇怪俄羅斯在去年穩中有增的石油價格下仍然出現了資本困境。
現今的俄羅斯主要聚焦國內事務,它在大多國際經濟事務中的立場要么讓人捉摸不透,要么顯得很淡漠,這個巨大的經濟體仍然徘徊在WTO大門之外,并且用盡各種手段確保它在今后仍然如此行事。此外氣候變化問題和新的金融調整在俄羅斯媒體報道和政府宣傳中幾乎沒有立足之地。
盡管如此,我們有理由相信2011年中俄關系將會進一步深化,這主要得益于在能源部門合作的深化。短期或者中期內兩國在這個領域將有非常富有成果的項目。對于俄羅斯,這意味著石油出口目的地實質上的多樣化以及某種程度上石油稅收的穩定。對于中國來說,這確保了新的大量的能源供應。雖然中國已經對石油來源地多樣化進行了大量的投資,但是對俄羅斯來說,這是一個很新的發展趨勢,目前為止俄羅斯石油輸出方向最主要集中于歐洲,但由于從西伯利亞到太平洋的新的石油管道的建設,俄羅斯現在對歐洲需求的依賴已經不像過去那么明顯。這種世界石油流向的新發展為中俄經濟關系紐帶奠定了新的基礎并提供了新的機遇,兩國在能源貿易和相關領域的合作將得到很大發展。
在國際事務方面,目前“金磚四國”通過參與G20在塑造未來世界金融體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這包括發展出新的金融監管原則和IMF改革,改革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應該是改善跨境監管機制以確保全球金融體系的穩定,而到目前為止沒有國際管理集團(IMG)或其他地區性金融組織設計出合適的解決方法,有理由相信,深化國家間的合作將為發展出這種機制提供根本保證。“金磚四國”集團在地緣政治上有著非常不同的立場,它們雖然沒有由官方紐帶聯系起來,卻代表了一個非常良好的平臺供新興國家討論諸如以上的問題。在“金磚四國”框架及其提供的專家體系內,更好地理解各個國家所面臨的國內事務中的困難,以及探尋各個國家間經濟議程的相似性,是在全球事務中尋求共同點并進行更有效合作的正確方式。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延伸閱讀
- 上一篇:歐洲債券市場陰云密布 下一篇:奧巴馬稱將進一步刺激增長和創造就業